今天又是收獲滿滿的一天!上午我在長盛南區社區上了兩節課,一節是茶文化交流,另一節是和小朋友們一起完成知識問答的比賽。在第一節課上,我向孩子們講述了我國茶文化的歷史,從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萬里茶道到現在日常生活中諸如蜜雪冰城、阿水大杯茶等茶飲,我和孩子們一起觀看了茶馬古道的地理示意圖,一起為我國茶文化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發揮的作用而感到自豪、欣喜。在講解萬里茶道的路線圖時,我驚喜于孩子們對我國及北亞國家的了解,當孩子們一一說出蒙古、俄羅斯等國家時,我為他們豎起了大拇指;在講解茶色分類這一章節時,我也驚喜于孩子們在學習綠茶、黑茶、紅茶等知識時的朗朗書聲;在課程中間時,我亦驚喜于孩子們對桌子上的一瓶“東方神樹葉”茶飲的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眼睛里都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對我國茶文化的自豪與驕傲。我忘不了這一個個瞬間,這一個個端正坐姿認真聽講的身影,這一個個上課踴躍回答問題的身影,這一個個和我說“老師再見”的身影,這一個個向我鞠躬的身影。當然,更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孩子們對于茶文化的了解甚至超出我們的認知,當一個穿白衣服帶黑色鏡框的小男孩說出“左手倒茶,茶不能倒滿”這樣的禮儀時,我也從孩子們身上學到了茶文化禮儀的知識,所謂“教學相長”大概就是此意吧。而在知識問答的課堂上,同學們集思廣益,腦洞大開,共同完成了六十道關于自然人文的題目。
除此之外,在其他隊員的課堂上,我也看到了很多,學到了很多。在隊員郝思羽的詩歌鑒賞課上,我看到了她與孩子們的熱情互動,共同欣賞了蘇軾的詩詞《浪淘沙·探春》,從開始的朗讀,到最后的詩歌創作,我看到了她的循循善誘,也看到了孩子們可愛的創造力,既天真可愛又浪漫靈感,令人驚喜。在郝思羽的書法課上,她帶領孩子們學習了如何寫好字的結構,并且在課堂中采取一對一輔導的方式加強孩子們的書法練習。孩子們認真練習,稚嫩的字跡里是他們一筆一劃的刻苦。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少同學通過書法課改善了寫字的方式,增強了書寫美感,孩子們也收獲頗豐。而在隊長劉洋的音樂鑒賞課上,我從孩子們的視角體會到了他們對于不同流派音樂的感受,快、悲傷、激烈、歡快……劉洋從古典音樂到現代音樂,從貝多芬的《田園》到我國著名曲樂《梁祝》,也為孩子們帶來一場音樂的盛宴,每一段優美的音樂,是無數個悲喜的故事;每一曲悠揚的旋律,是撫慰生命靈魂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