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風筑夢支教隊第十天紀實
上午第一節的文化交流課程上,王贈杰把孩子們在紙上寫下的關于我國的文化符號整理出來,以幻燈片的形式展現給大家。從五星國旗、義勇軍進行曲到國寶熊貓、古漢語甲骨文,孩子們對我國的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其中小朋友們最感興趣的是我國的國寶熊貓,當幻燈片中呈現出冰墩墩、功夫熊貓、福娃晶晶時,大家都興奮不已。在觀看2022年北京冬奧會有關冰墩墩的宣傳視頻時,孩子們也十分興奮。這堂課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歌曲《北京歡迎你》結束。
在地理課上,張燁壘帶領大家認識了各大洲、大洋的位置以及分界線,通過圖形類比的方式教大家快速記住七大洲。隨后是活躍課堂的搶答環節,他給出了20個國家讓孩子們搶答屬于哪一個大洲。不少孩子的地理知識儲備也是十分豐富,積極參與搶答,課堂氛圍到達了高潮。最后張燁壘通過山東三個城市:濟南、威海、青島的氣候數據差異告訴同學們氣候的具體意義以及世界氣候的分布。
早上的第三節是音樂課,前25分鐘安排唱歌,劉洋老師延續昨天的打節拍方式,讓大家通過拍手感知鼓點,找到節奏,再仔細聽歌聲,最后放這幾首歌的伴奏,大家一起唱,后25分鐘復習手勢舞,劉洋老師再次強調根據歌詞記憶動作。
下午第一節是劉洋的西柏坡精神宣講課,他先帶大家思考城市發展的要素,有科技,人才,地理環境,國家政策,文化底蘊等,引出西柏坡精神是石家莊的文化底蘊之一。隨后他帶大家思考戰爭取勝的條件,有正義性,軍事力量,戰略,地形,群眾動員,他講述了國共戰爭中,中共遷移至西柏坡的原因,包含中共在戰略,地形,群眾動員方面的優勢。他介紹了西柏坡精神的內涵——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實事求是,一心為民,以及其基本特征,實質,核心和時代價值,最后,劉洋給大家發放便利貼,讓大家寫下如何在生活中實踐西柏坡精神,大家的答案有——學習文化知識;培養良好品德;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等等。
最后的結營儀式,先是劉洋作為隊長致辭,表達了他對隊友,支教地工作人員,小朋友們的感謝。然后是表演唱歌和手勢舞,朗聲的合唱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顯示著他們的集體感。之后是頒獎環節,分別對在硬筆書法考核,詩歌創作中脫穎而出的小朋友提出表揚,獎勵零食,又給優秀學員頒發獎狀。而后劉洋老師通過照片帶大家走進回憶——開營儀式的自我介紹,每位老師的課堂,折紙,搭積木,硬筆書法考核,排練唱歌和手勢舞。最后大家拍了一張大合照,支教在歡聲笑語中迎來了完滿的結束。
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很短,短到一眨眼就已經結束了支教生活;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也很長,長到這段記憶會在每個人腦海里存留很久很久。永遠年輕,永遠熱情,這是身為支教者的初心,也是在支教于我們支教者的意義。教育者是偉大的,因為他們承載的是一群孩子的未來,但同時他們也是樸素的,因為他們擁有一顆最本真的心,愿意為教育事業奉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如今的我們,臨風筑夢支教隊的每一個成員,都已經加入到了教育者的行列,為這一事業奉獻自己的愛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