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心織夢,共赴未來
——浙江外國語學院童心“竹”夢,啟迪未來志愿服務(wù)隊
為進一步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的重要論述,加強自身師風師德建設(shè),增強教學教學能力,來自浙江外國語學院的童心“竹”夢,啟迪未來志愿服務(wù)隊在七月中旬趕赴安吉,在實踐中探索學習。
他們的第一站,是安吉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nèi)的非遺傳承人竹編工藝大師祝和春的古城竹藝工坊。在交流中,祝老師高度贊揚了青年學子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關(guān)注與傳承精神。他鼓勵志愿者們要勇于擔當起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的歷史重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貢獻力量。
伴隨著初升的朝陽,浙江外國語學院童心“竹”夢,啟迪未來志愿服務(wù)隊正式來到了安吉縣第九小學開展夏令營實踐活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開展系列特色課程,拓寬當?shù)厍嗌倌甑囊曇柏S富當?shù)貙W生暑假生活,助力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同時培養(yǎng)青年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文化認同感。
![](/d/file/3f3800a2b0947150e1ac3cc27f114784.jpg)
開營合照
隊長曹海婷在開營儀式上介紹了未來的課程安排并代表志愿服務(wù)隊全體成員向安吉縣第九小學的老師和同學們表達了誠摯的感謝,也對孩子們提出了“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要求,期待他們能夠在課程中認真學習、收獲知識、提高能力、超越自我,其余隊員們則熱情地向孩子們介紹自己,贏得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與掌聲。
本次活動中,隊員們以關(guān)心關(guān)愛兒童為宗旨,以豐富學生暑期生活為目的,立足當?shù)貙嶋H、授課對象年齡特征、自身專業(yè)技能,進行了豐富多彩的課程設(shè)計,受到學生的廣泛好評。
在朗誦課堂中,孩子們用稚嫩卻真摯的聲音,誦讀經(jīng)典《竹石》、《七律·長征》,傳遞情感。他們搖頭晃腦,感情投入,精神飽滿,鏗鏘有力,在孩子們的字字句句間,文字背后的溫度與力量逐漸顯現(xiàn),透過他們的聲音,我們與先賢對話、于四方遨游,在聲音和文字的世界里,感受紅軍長征的艱難險阻,體會革命先輩的革命精神。
![](/d/file/3c0234628e940796144f0aeda4785f29.jpg)
朗誦課堂
簸箕舞課程中,這一傳統(tǒng)的民族舞蹈以其獨特的魅力,展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八位小朋友手持簸箕,翩翩起舞,通過舞姿與古老的文化對話。在音樂的韻律里、在靈巧的舞姿里、在簸箕的起伏里,我們體會到勞動人民的樸素審美。
![](/d/file/11e8e618d5033aa1dcbd6e6fe0be8700.jpg)
![](/d/file/5b56477cf25487f0b8a20c004a843c48.jpg)
簸箕舞課堂
志愿服務(wù)隊還開設(shè)了安吉特色紅色課程,在“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主題下,隊員向孩子們介紹講解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們的愛國情懷和家鄉(xiāng)自豪感。
![](/d/file/3b15467cffcbf8b47f11d68b73696957.jpg)
![](/d/file/ed74ef61925953772dadc695fbe03423.jpg)
紅色課程
紙飛機制作課程也吸引了眾多孩子的參與。當一架架紙飛機在校園上空翱翔時,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也隨之飛揚。
![](/d/file/5b8fe4feb87e92becdc1726887cca4c7.jpg)
紙飛機課堂
心理課堂上,隊員通過游戲互動、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導學生認識情緒,管理情緒,學會與自己和解 ,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心理課堂
還有樹葉貼畫,簸箕繪畫等多種課程,均受到孩子們的廣泛好評。
樹葉貼畫課堂
![](/d/file/51b38c4a608881001b96d8de17965dc5.jpg)
![](/d/file/f731680346bea1d2ce0aff6289c38b7e.jpg)
簸箕作畫課堂
本次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別開生面的竹編非遺直播課。這不僅僅是一堂簡單的課程,更是一次科技與傳統(tǒng)文化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讓古老的竹編技藝在現(xiàn)代社會煥發(fā)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通過這場直播課,學生和觀眾們都被竹編技藝的獨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蘊所吸引,紛紛表示對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了更濃厚的興趣和熱愛。這一堂直播課,不僅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更為年輕一代的文化自信注入了新的動力。
![](/d/file/546333bb9f5f535454331d9931aaec3f.jpg)
竹編直播課
在這幾天的時間里,隊員們攜手孩子們一起講出了紅色故事,一起跳出了民族舞蹈,一起誦出了歷史風華,共同書寫了傳承中華文化、培育家鄉(xiāng)情懷的詩篇。
結(jié)營儀式中,安吉第九小學的同學們展示了自己的才藝以及在活動中所學到的知識,用一個個精彩紛呈的節(jié)目向我們展示了他們在夏令營中所學的成果。
朗誦表演
![](/d/file/a4c9683d036b1d6f6929fb204b23be45.jpg)
![](/d/file/15e4bdfd67673fd730bf50cdad2bad2c.jpg)
簸箕舞表演
在結(jié)營儀式的最后,學生代表張同欣同學發(fā)言,她站在臺上代表全體學生表達了對志愿服務(wù)隊每位隊員的感謝,一聲聲“老師”傳達出孩子們對服務(wù)隊到來的喜悅,一個個祝愿也代表著孩子們對全體隊員誠摯的祝福。孩子們炙熱的情感與天真的笑容成為這個暑假隊員們收獲的最可貴的禮物。團隊代表曹海婷發(fā)言,她再次對安吉縣第九小學的師生們表達謝意,也對孩子們的成長進行鼓勵與贊揚。在五天的時間里,孩子們已與隊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安吉縣第九小學的幾位教師代表對這次志愿服務(wù)隊的實踐活動給予高度肯定,而服務(wù)隊的隊員們在未來也必將再接再厲,踔厲奮發(fā)。
![](/d/file/b8f878a423851ed622b7e10541708e31.jpg)
結(jié)營合照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青年人服務(wù)社會的有效途徑。這次安吉之旅,浙江外國語學院童心“竹”夢,啟迪未來志愿服務(wù)隊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與蛻變,而他們也同樣收獲了寶貴的人生經(jīng)驗。
這次難忘的經(jīng)歷不僅是孩子們童年中一抹亮麗的色彩,也是隊員為未來職業(yè)道路積累經(jīng)驗的一次成功的實踐。
文案|吳宗昊
圖片|高宇恬、樓婷奕
隊長|曹海婷
聯(lián)系方式|1826885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