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齊魯筆魂,護中華瑰寶,傳匠魂新程
發布時間:2024-09-03 閱讀:
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高度重視下,中石大石油工程學院匠魂尋新實踐隊深入東營市廣饒縣,開展了一場以齊筆文化為核心的主題調研活動。此行旨在增強歷史自信與文化自信,深度挖掘齊魯文化的深厚底蘊,為文化傳承注入新活力。
齊筆之光:古韻今風,匠心獨運
齊筆,源自古代齊國(今山東省廣饒縣),作為中國四大名筆之一,其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從選材到成品,歷經一百五十余道工序的精心雕琢,齊筆以其筆鋒尖銳、豐碩圓滿、修削整齊、軟硬適中的特點,贏得了古今文人的高度贊譽。
在中華齊筆研究館,實踐隊員有幸與非遺傳承人郭明昌進行了深入交流。郭老不僅詳細介紹了齊筆的制作工藝與發展歷程,更強調了工匠們對每一道工序的極致追求,讓隊員們深刻體會到了齊筆背后的匠人精神與文化魅力。同時,郭老還積極“傳、幫、帶”,鼓勵更多年輕人關注并參與到齊筆文化的傳承中來。
傳承與創新:雙輪驅動,共繪新篇
拜訪著名齊筆制作工匠馬克玖時,他如數家珍地分享了齊筆制作的悠久歷史與獨特技藝。面對如何在現代社會保持齊筆活力的提問,馬克玖提出了“創新與傳承并重”的理念,指出既要堅守傳統工藝精髓,又要結合現代審美與需求進行創新設計,讓齊筆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
鄉村振興:非遺+產業,共富之路
北張淡村作為齊筆制作的發源地與中心村,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打造了“古韻張淡·共富工坊”,將齊筆非遺文化與鄉村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村委書記馬洪濤介紹了該村“產、學、研”一體的齊筆發展戰略,通過深挖歷史資源、發揮傳統手工藝潛力,不僅帶動了村民技藝創新、就近就業,還實現了增收致富。實踐隊員們對北張淡村在非遺保護與傳承方面的努力表示高度贊賞,并期待其齊筆產業能夠持續蓬勃發展。
市場轉型: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融合
西營毛筆廠作為齊筆世家的傳承者,通過設計、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運營模式,成功將齊筆從實用型轉向工藝型、禮品型,滿足了市場多元化需求。廠長黃旭春先生分享了企業在傳統手工藝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提升產品附加值的經驗做法。這一轉型不僅讓齊筆更加符合現代審美與市場需求,也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
結語:非遺新程,未來可期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激勵著每一位文化工作者與非遺傳承人。雖然此次實踐活動已圓滿結束,但隊員們宣傳非遺、傳承文化的腳步不會停歇。他們將繼續努力,讓非遺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迷人的光彩,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孫瓏赫 來源:大學生網報
社會實踐推薦
- 共繪石油化學創新藍圖新篇章
- 7月21日,油然新思實踐隊深入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進行了全面調研,旨在深入了解該研究院在石油化學領域的最新進展、員工工作環
- 09-03
- 鄉聚青春力 共繪振興圖
- 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完善鄉村關愛服務體系來助力鄉村振興,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外語學院“青春E路向基層”
-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