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報合肥7月23號電(通訊員 張濤 周祥飛)為深化對中華民族的歷史認知,傳承紅色基因,增強青年學子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安徽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赴紅色基地實踐隊于2024年7月11日到13日間展開在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馬鞍山市的針對當地紅色基地追尋學習實踐活動。實踐隊員們通過參觀場館和現場交流,進一步了解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跡和感受到革命先輩的堅定信念,重溫革命歷史,傳承紅色文化。
蜀山烈士陵園:緬懷與傳承的時間之旅
7月11日,實踐隊員們首先來到了蜀山烈士陵園。蜀山烈士陵園位于合肥市大蜀山東麓,這里環境清幽,氣氛莊嚴肅穆。實踐隊員們隨著場館的引導踏入陵園,接著拾級而上,189級臺階通向八千平方米的悼念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矗立在中央高聳的紀念碑,碑上鑄有周恩來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熠熠生輝寄托著人民對革命先烈的無限懷念和敬仰。實踐隊員們整齊地排列在紀念碑前,形成了一道莊嚴的隊列,隨后靜靜佇立在紀念碑前,低頭默哀,用無聲的方式向那些為國捐軀的英烈們表達著最深的敬意。
隨后,實踐隊員們走進了安徽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一股莊重而肅穆的氣息撲面而來。館內光線柔和,展柜錯落有致,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故事。最后,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巨大的歷史照片墻,上面掛滿了革命時期先輩們的珍貴照片以及其生平事跡,實踐隊員從中感受到革命先烈們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犧牲。據了解,館內陳列著全省有代表性的從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至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犧牲的190位烈士的光輝業績,450多幅圖畫及烈士遺物、烈士手抄、名人字畫、領導題詞等,并且存放著58本全省烈士英名錄,記載了57623名烈士的英名。正如工作人員所說:“蜀山烈士陵園陳列館不僅是一座展示歷史的殿堂,更是一座精神的豐碑,讓廣大青年在緬懷先烈的同時,也激發了自己內心的愛國熱情和奮斗精神。”
圖為實踐隊員在學習烈士的英雄事跡。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周祥飛 攝
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之行:探尋勝利的足跡
7月12日,實踐隊員們懷著崇敬與肅穆的心情踏入了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這座宏偉的建筑,宛如歷史長河中的一座燈塔,靜靜地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實踐隊員們首先步入紀念館的前廳,一幅巨大的浮雕映入眼簾,生動地展現了渡江戰役中戰士們英勇無畏的沖鋒場景。浮雕上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能聽到他們激昂的吶喊聲。實踐隊員們被這壯觀的畫面所震撼,心中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接著,隊員們依次參觀了各個展廳。展廳內陳列著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圖片和影像資料,全面展示了渡江戰役的背景、戰略部署、戰斗過程以及勝利的偉大意義。在參觀過程中,隊員們認真聆聽講解員的介紹,不時駐足觀看,仔細端詳每一件展品,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最后,在紀念館的尾廳,隊員們看到了一面巨大的烈士名錄墻,上面刻滿了在渡江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姓名。望著這密密麻麻的名字,隊員們認真閱讀每一位烈士的名字和事跡,銘記他們的英勇事跡和偉大貢獻,深刻理解渡江戰役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和意義。
圖為實踐隊員正在認真學習渡江戰役整個時期。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鵬飛 攝
馬鞍山市濮塘革命烈士陵園:緬懷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7月13日,實踐隊員們來到了馬鞍山市濮塘革命烈士陵園。在導游的領導下,實踐隊員們步入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烈士紀念碑,它如同一座不朽的豐碑,銘記著先烈們的英勇事跡和犧牲精神。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隊員們詳細了解了陵園的歷史沿革及每一位烈士的感人故事,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接著,隊員們進入紀念館,在這里,實踐隊員們聆聽著工作人員講述了一位老革命家如何在艱苦環境下與敵人進行殊死搏斗的故事。聽著老革命家傳奇的一生,隊員們都感受到了烈士們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斗爭的壯烈場景。最后,隊員們來到了烈士墓區,在領隊的引導下,隊員們走近墓碑,對著每一位烈士都深深鞠躬。
圖為實踐隊員向烈士墓碑鞠躬。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余慶偉 攝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紅色基地之行雖已結束,可實踐隊員們的征程才剛剛開始。他們深刻領悟到了先輩們的偉大奉獻和堅定信念,將這份感悟化作前進的動力。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投身到祖國的建設中去,傳承紅色精神,書寫新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