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名稱:“一心益伴”實踐團
實踐地點: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時碼小學
實踐內容:“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見之”。2024年7月中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學院“一心益伴”實踐團赴淮安市漣水縣時碼小學開展為期十天暑期社會實踐,通過教育幫扶和陪伴關懷的形式和與事實孤兒同吃同住,實地調研需求,及時提供反饋,播撒夢想與愛的種子。
“漣校連家”時碼學校,是江蘇淮安漣水縣委、縣政府重點建設的一所解決全縣范圍內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寄宿需求的鄉村寄宿制學校。學校以“讓這里成為師生幸福的家園”為辦學宗旨,以“讓每一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為育人目標,著力打造“漣校連家”品牌。學校現有學生376名,男生200名,女生176名,借宿生202名,長期留校學生51名。
實踐團聚焦“事實孤兒”這一社會問題,調動青年熱情,發揮青年力量開展調研、幫扶、關懷系列實踐。團隊成員全部安全抵達漣水縣時碼小學后,在當地老師的帶領下熟悉了校園并與時碼小學的同學們見面,并積極了解同學們的生活和家庭狀況,自發開展維護菜園子等活動,充分體悟“他們需要什么”“我們能干什么”。
時碼小學校長徐瑞、稽建松老師與團隊成員開會,介紹學校、學生情況,共同商討實踐開展具體內容。
學院輔導員陳越、劉思佳老師前往實踐點實地考察學習,與時碼小學確立實踐基地關系,促進實踐長效發展。
“小老師們”在熟悉同學們的基礎之上,開發了一系列暑期特色課程包。除了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課程,還有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紅色基因,藍色夢想”的引領下,開設覆蓋全年級的數學科普、航空航天科普課程和一系列拓展實踐課,真正做到文化下鄉、身心關懷的反哺實踐。
在閱讀、體育、剪紙等拓展課程上,同學們感受文化、開懷大笑,不止拓寬了視野,也將夢想的種子深埋心中。
結束了為期十天的社會實踐,成員們與當地的學生也產生了豐厚的感情,將知識和文化留下來,也將牽掛和關愛持續下去,成員們與事實孤兒建立12對書信結伴關系,持續關心關懷陪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