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洛陽市宜陽縣高村鎮這片寧靜而充滿希望的鄉村土地上,“國語興鄉,推普筑夢”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作為一群青年志愿者,為助力鄉村振興,推廣普通話,踏上了為期兩周的支教推普之旅。這兩周,團隊成員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孩子們心中那座連接夢想與現實的普通話橋梁。初來乍到,團隊成員被鄉村的質樸和孩子們的純真深深吸引。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對外面世界的好奇。我們深知,自己肩負的不僅是教學的責任,更是為他們打開一扇通往廣闊天地的大門。
在支教的日子里,團隊成員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團隊成員嘗試用各種生動有趣的方式,讓課堂變得活躍而有趣。將傳統工藝——扎染融入到山水畫中;將愛國精神融入到演講課中;將體育精神融入到主持課中;將詩詞文化融入到朗誦課中;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歷史課中;將太極拳融入到體育課中......每當看到孩子們因為理解了知識而露出會心的微笑,或是因為用流利的普通話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而自信滿滿時,我們的內心都充滿了滿足和喜悅。
圖為山水畫老師帶學生做的扎染作品 通訊員 任可心 供圖
推普工作對團隊成員來說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使命。團隊成員深知普通話對于孩子們未來的重要性。因此,團隊成員精心設計了一系列普通話練習活動如演講、朗誦、主持、順口溜等等,鼓勵孩子們多說、多練。每當閑暇時刻,團隊成員還會利用課余時間,為那些普通話基礎薄弱的孩子進行一對一輔導。雖然辛苦,但看到他們的進步,團隊成員覺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圖為李祺煒老師帶領孩子們進行有關國旗故事的演講 通訊員 任可心 供圖
除了日常的支教推普活動,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組織孩子們參與的那次校園大掃除。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和團隊成員們一起,帶領著學生們拿起掃帚,開始了對校園的清潔。在勞動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孩子們身上散發出的純真與活力,大家分工合作,井然有序。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勞動帶來的喜悅和成就感,仿佛在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看誰做得更快、更好。通過這次校園大掃除,我深刻感受到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它不僅僅是一種身體上的鍛煉,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在勞動中,孩子們學會了團隊合作、學會了責任擔當、學會了珍惜環境。他們親手打掃出一個干凈整潔的校園,也為自己創造了一個更加舒適的學習環境。
圖為孩子們積極參加勞動實踐 通訊員 任可心 供圖
這一周的時間,團隊成員仿佛與這片土地和這里的孩子們建立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深厚情感。他們的笑容、他們的進步、他們的夢想,都深深地烙印在團隊成員的心中。團隊成員意識到,支教推普不僅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成長的旅程。
圖為張元村孩子們理解知識后的喜悅 通訊員 任可心 供圖
回望這一周的心路歷程,團隊成員感慨萬千。團隊成員感激這段經歷讓團隊成員更加珍惜所擁有的教育資源,也讓團隊成員更加堅定了為鄉村教育事業貢獻自己力量的決心。團隊成員相信,只要團隊成員們每個人都能夠用心去愛、去付出,就一定能夠為鄉村的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未來,團隊成員將繼續帶著這份信念和熱情,行走在支教推普的道路上,為鄉村的孩子們搭建起更多通往夢想的語言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