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百村支書—大學生青年志愿者赴基層日期:2024年7月18日
地點:安徽省金寨縣響山寺村
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初夏時節,一位懷揣著對鄉村振興事業滿腔熱忱的青年大學生志愿者,踏上了前往安徽省金寨縣響山寺村的旅程,開啟了一段為期半個月的村支書助理志愿服務。我帶著對農村發展的深刻思考與實踐愿望,決心在響山寺村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初識響山寺村: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并重響山寺村,位于安徽省金寨縣的深山中,四周群山環抱,綠樹成蔭,溪水潺潺,仿佛一幅動人的山水畫卷。這里不僅自然風光旖旎,更擁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革命老區之一,見證了無數革命先輩的英勇奮斗。如今,響山寺村正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的號召,探索著傳統與現代融合的發展新路徑。
響山寺村發展狀況堅持“養殖支掌,特色帶動,多業并舉”的發展思路,強力推進產業發展。積極謀劃,爭取資金,實施天堂灣260畝坡改梯工程,以點帶面,促進全村特色產業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爭取用3至5年時間,建成300畝的高效油茶示范基地。調優扶強庫灣養殖業,做實流通平臺,提高產出效益,在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協會+公司,公司帶動農戶”的生產模式下,全村2008至2010年新發展庫灣養殖600余畝、網箱400余畝,創產值近400萬元。
投入資金34萬元,實施了響山寺街道等三處自來水工程,使群眾用上了安全、放心的清潔自來水;投入資金30余萬元,實施了響山寺河堤加固工程,保護農田140畝,灌溉農田80畝;籌措資金近100萬元,實施了龍井溝路基改造及水泥路、趙灣組級道路及羊山組公路橋工程。全村基礎設施建設從根本上得到了加強,交通條件有了較大提升,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實踐內容:多維度參與村莊治理與發展在這半個月里,我全面參與到了響山寺村的日常管理和發展規劃中,具體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 鄉村調研:深入農戶家中,了解村民的生活狀況、收入來源及面臨的困難,收集第一手資料,為后續制定針對性的幫扶措施打下基礎。
- 文化傳播:利用新媒體平臺,宣傳響山寺村的自然風光、紅色故事和特色農產品,提升村莊知名度,吸引外界關注和支持。
- 教育支持:協助當地小學開展暑期活動,為孩子們帶去新鮮的知識和樂趣,同時,也計劃開展面向成人的技能培訓課程,提升村民的自我發展能力。
- 產業探索:結合響山寺村的自然資源優勢,探索發展生態旅游、綠色農業等可持續產業的可能性,助力村莊經濟多元化發展。
期待與展望:共繪鄉村振興新篇章對于這次特殊的志愿服務經歷,志愿者滿懷期待:“我深知,半個月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每一分每一秒都彌足珍貴。我希望能夠通過我的努力,哪怕只是為響山寺村帶來一點點改變,那也是值得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次經歷能夠成為一個起點,激勵更多年輕人關注并參與到鄉村振興的事業中來,共同繪制出一幅幅美麗、和諧、繁榮的鄉村新圖景。”
響山寺村的村民們也對這位年輕志愿者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和期待。村支書表示:“年輕人的活力和創新思維是我們村莊發展的寶貴財富。相信在他的幫助下,響山寺村能夠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隨著這位志愿者的正式入駐,響山寺村迎來了一股新鮮的力量,一場關于鄉村振興的青春實踐正式拉開序幕。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半個月的時間里,村莊不僅發生積極的變化,我也將收獲一段難忘的成長經歷,共同書寫一段關于責任、夢想與奉獻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