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報南通市8月18日電(通訊員:方思遠 王澤曦 穆楊楊)8月中旬上午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桃林社區,藍色科技小課堂準時開講,小朋友們早早到達授課地點,期待課程的開始,結合團中央下發的工具包其中的材料,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紅起“會聚螢火,溫情夏日”七彩假期社區青春行動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地理課程,讓大家對地理形成了初步的了解,在心間埋下一顆探索世界、感受地理的小小種子。課程開始,志愿者與小朋友們觀看了介紹我國地理學科的視頻,通過航拍中國紀錄片,讓小朋友們更好地感受中國各地區的魅力,并與小朋友們交流互動了自己對地理的想法。“原來這就是地理呀!”小朋友這樣告訴志愿者。
在地形圖部分,志愿者們精心準備了甘肅、福建、廣東等多個省市的地形圖,為小朋友們生動展示了我國不同地區的地貌、氣候和人文地理特征。通過這些地圖的展示,小朋友們可以直觀地了解到西部地區的高山峻嶺、北方地區的廣袤草原、東南沿海地區的丘陵和濕潤氣候,以及其他地區獨特的地理特點。志愿者們還通過引導小朋友們用水彩筆填色地形結構圖,讓他們在繪制的過程中更深入地理解每個地區的地形構造和景觀特征。
在互動環節中,有趣的“你畫我猜小游戲”成為了課程的亮點之一。這個游戲不僅讓小朋友們通過互動更好地掌握了各省市的地圖輪廓和山川特征,還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小朋友們在游戲中積極參與,他們主動向授課的志愿者提出關于地圖輪廓的各種問題:“老師,我要畫安徽的輪廓;老師,我要畫北京的樣子;老師,我畫的是不是很像啊?”這些問題不僅展示了他們對地理知識的好奇和渴望,也反映了他們對課程內容的熱情參與和積極學習的態度。
圖為志愿者為小朋友講解地理知識 周義洋 攝
下午,志愿者們展開了一場生動而富有啟發性的課程,以實驗和繪畫的形式深入探討地球大氣熱力環流和地球演變的主題。他們首先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實驗,向小朋友們生動展示了大氣熱力環流的具體現象。這些實驗不僅讓孩子們親眼見證了風的形成、溫暖空氣上升和冷空氣下沉的過程,還通過觀察和討論幫助他們理解了這些現象與地球氣候的關系。
隨后,志愿者們帶領小朋友們進行了一項有趣的活動:使用水彩筆填色地形結構圖。這些地圖展示了地球不同時期的地形特征,從早期的原始地球到現代的各大洲形態。通過繪畫的方式,小朋友們仿佛穿越時空,目睹了地球演變的歷程,理解了板塊構造、山脈形成和海洋分布的基本原理。這不僅加深了他們對地球地理演變過程的認識,還激發了他們對科學探索和發現的興趣。整個過程中,孩子們積極參與,不僅在實驗中提出問題和觀察現象,還在繪畫中展現了創造力和想象力。他們向志愿者們展示他們填色地圖的成果,并分享他們對地球演變的想法和疑問。志愿者們則耐心地解答問題、引導討論,并與孩子們分享他們對地理科學的熱愛和深入理解。
接下來的課程環節中,志愿者們介紹了人工智能在地理學中的應用,包括遙感圖像的理解與分析,以及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智能化運用。通過使用遙感衛星圖像展示黃河和鄱陽湖的變遷,以及簡要展示我國海岸線的演變,志愿者們生動地展現了地理環境的持續變化和我國科技發展的成果。這些實例不僅僅是科技的進步,更是滄海桑田般的歷史變遷的見證,讓小朋友們對地球和人類活動的復雜關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通過這樣富有啟發性和互動性的課程安排,志愿者們不僅傳授了知識,更激發了小朋友們的探索精神和創造力,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地理科學基礎。
圖為志愿者實驗直觀地展示大氣熱力環流 周義洋 攝
團隊成員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教授知識,他們還積極投入到暑期作業輔導中。這種輔導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更是在幫助學生鞏固和加深他們在學校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通過與小朋友們面對面的互動,團隊成員能夠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需求,量身定制輔導計劃,確保他們在暑假期間能夠充分復習和鞏固學校課程。這種形式不僅僅是簡單的補習,更是在實踐中促進小朋友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提升學習效果。
通過開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務活動,在豐富了小朋友們的假期生活的同時,也讓大學生志愿者們踐行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我希望多參與這樣有意義的活動,在祖國需要的地方用自己的知識來幫助他人。”志愿者穆楊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