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北區小董鎮的寧靜鄉村,曲阜師范大學青葉朤龘社會實踐隊發起的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兒童支教“綠”色環保主題活動悄然展開。這次活動的實踐對象是當地壯族兒童,目的在于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提升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同時改善鄉村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此次活動不僅為當地少數民族兒童帶來了豐富的知識,還通過實際行動在他們心中播下了環保的種子。
首先實踐隊員為孩子們配備垃圾袋和鉗子,沿著鄉間小道和農田邊緣仔細搜尋并拾撿散落田間的垃圾,利用實物教學,讓孩子們親手觸摸到塑料瓶、廢紙屑等常見垃圾,引導他們思考這些垃圾對土壤、水源乃至整個生態系統的潛在危害。通過生動的講解和互動問答,孩子們對環保的認識從抽象變得具體,從模糊變得清晰。
其次,實踐隊員準備了不同類型的垃圾桶的卡通畫,通過直觀的圖像和生動的講解,教會孩子們掌握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廚余垃圾)和干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方法。
雖然這次活動的時間有限,但已經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綠色的種子。這些種子將在未來的日子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成為推動社會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實踐隊員也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引起更多人對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兒童環保教育的關注和支持,共同為構建美麗鄉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