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共青團中央“美麗中國·青春行動”2024年綠色長征科考實踐活動以及共青團江蘇省委“垃圾分類,青春助力”的號召。近期,江蘇省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垃圾分類,低碳生活”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無錫錫城建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展了一場以“建筑垃圾分類與綠色再生”為主題的社會實踐調研活動。此次活動通過實地調研建筑垃圾處理的行業現狀以及建筑垃圾回收企業再生利用制造工藝,旨在推動建筑垃圾綠色分類,倡導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成為社會新風尚,助力城市綠色生態文明建設。
無錫錫城建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建筑垃圾處理及再生利用的企業,承擔著無錫市濱湖區轄區全部建筑垃圾的處理工作。活動開始,實踐團成員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通過建筑垃圾分類后的再生壓鑄產品,典型的產品應用案例,可視化的分類生產過程,詳細的了解到整個建筑垃圾的分類、處理及再生制造工藝流程。
圖為實踐團走進錫城建環公司展覽室,調研建筑垃圾再生制造產品
活動中,實踐團通過現場近距離的深入觀察發現,日常建筑垃圾主要可以被細分為硬物質、輕物質和金屬等三大類進行分別處理。其中硬物質類垃圾可經過粉碎和重新壓鑄,可以被再利用于建筑材料中;輕物質類垃圾可被粉碎后作為焚燒發電的燃料;而最后一種金屬類物質則可被重新回收,進行二次冶煉。這種系統化的處理方式,不僅實現了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還有效減輕了環境污染。
圖為實踐團走進錫城建環公司生產車間,調研建筑垃圾初分揀現狀
活動最后,實踐團通過查閱國家、省市級各類政策文件以及結合錫城建環公司近年來業務量的發展變化發現,建筑垃圾的減量化以及處理的資源化和市場化正如一場“綠色東風”緩緩吹來,在各省市資源化指標的壓力下,建筑垃圾處理市場即將迎來爆發期。企業負責人也表示,為迎接好這即將來臨的“綠色風暴”,企業當下正聚焦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對本區域建筑垃圾的產生、分類、運輸、資源化利用等配套設施開展新一輪的優化升級,不斷開拓后端市場潛力,助力打造濱湖區“無廢”綠色生態宜居環境。
圖為實踐團與錫城建環公司共同助力垃圾綠色分類,倡導低碳生活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調研活動是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響應國家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江蘇省關于“垃圾分類,青春助力”號召的重要舉措之一。實踐團通過深入企業一線調研,不僅了解到當下社會層面建筑垃圾分類和企業層面再生處理利用的現狀,更培養和提升了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接下來,實踐團將進一步深化與企業的合作,共同推動“垃圾分類,低碳生活”理念走進千行萬企。
(會計金融學院/圖文:劉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