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號召,引導青年大學生走進鄉村基層,在暑期社會實踐中體悟國情社情,增長本領才干。2024年6月29至7月5日,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藝術賦能,古建融新”實踐隊遠赴閩侯縣南通鎮,開展了七天六夜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隊通過細致的實地考察與深入訪談,對南通鎮進行了全面的調研分析。他們緊密結合村莊的實際需求與地理位置特色,精心繪制了一系列實地設計意向圖,金魚燈、導覽欄、墻繪、打卡點以及IP形象等,同時實踐團還走近南通鎮老年群體,為村莊的老人拍攝“時光照片”,不僅記錄了歲月的溫柔與滄桑,更傳遞了青年學子對鄉村老人的深切關懷與溫暖。
在改造設計過程中,實踐隊成員們迎著晨曦而出,披星戴月而歸,他們以當地自然條件為基礎,巧妙布局分層植被,打造出了既美觀又實用的長效花境;通過系祈福帶、掛燈籠等傳統習俗,延續了古榕樹下百年的美好祈愿;更利用當地方舟、墻磚、石頭等本土元素,結合植物造景,打造出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打卡點,為南通鎮增添了幾分別樣的風情。
7月5日上午,在南通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實踐隊成員們進行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成果匯報展,詳細介紹了“特色蘇坂”設計理念和改造思路,南通鎮黨委林宙書記更是對本次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高度的贊揚,他表示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此次活動不僅為南通鎮的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更彰顯了學校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擔當。
圖為實踐地前后對比1 林靖攝
圖為實踐地前后對比2 林靖攝
圖為實踐隊成員采訪當地村民對改造的需求 林婧攝
圖為實踐隊成員對現場廢棄物進行拆除 林婧攝
圖為實踐隊成員對現場進行測量 林婧攝
圖為實踐隊成員向政府進行匯報 林婧攝
圖為實踐隊成員正在進行墻繪 林婧攝
圖為實踐隊與當地政府領導合照 林婧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