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學習青島的革命歷史和文化傳承,體會五四精神,2024年8月8日,程思博、竺一林組成的實踐小隊踏上了前往青島市黨史紀念館的旅程。
因為暑假實踐小隊的各位成員沒有回家的計劃,他們的實踐行程發生了改變,原本的行程變為探訪青島省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實踐小隊首先乘坐地鐵前往西鎮,乘坐公交車前往今天的目的地——青島市黨史紀念館。青島市作為五四運動的發起地,紀念館內展示了從五四運動開始的青島革命歷程。在實踐過程中,實踐小隊通過參觀、詢問、聆聽智能導游的講解,了解到了青島工人階級的成長壯大,以及先進知識分子在青島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歷史。
到達目的地后,實踐小隊向紀念館工作人員出示預約證明后進入紀念館。該紀念館的主展廳在整體上呈現V字形,附帶有一個副廳,小隊計劃按順序參觀。在參觀過程中,小隊成員對革命時期犧牲的革命先烈們表示深切的緬懷,也了解到了大量革命奮斗歷史。1932年,青島誕生了許多揭露黑暗統治、啟迪人們思想的文化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在當時產生了深遠影響,也為現代人了解歷史提供了重要幫助。
七七事變后,中共青島特別支部在山東大學城,郊區農村和民生隊員都積極開展工作,發展黨員。抗日戰爭勝利后,青島黨組織在中共東北軍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迅速壯大,為解放青島做好了準備。但是,因為很多因素,比如國民黨反動派的阻撓、“返鄉團”對農民的報復、美軍駐進青島等,革命先輩們在抗日戰爭勝利后仍然在進行斗爭,斗爭帶來了更多的犧牲,但是最終革命先輩們獲得了勝利,雖然許多先烈的名字未能被記住,但他們的英勇事跡和精神激勵著后人不斷前進。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標志著青島翻開歷史的新篇章。解放后,1953年,青島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為改革開放奠定了基礎。
紀念館內,除了歷史的照片和介紹,還擺放著一些抗日游擊隊使用的武器,比如說土炮槍,大刀,除了武器,還有電話、電報機、書籍等實體物件,隊長程思博說:這些物件讓歷史有了形狀,我們能輕易地觸碰祂、觀察祂,也就能更好地了解祂。
實踐活動結束后,實踐小隊在紀念館的院子內部拍攝了一張合照。交流過程中,隊員竺一林認為:雖然記錄在紀念館中的革命烈士只是小部分,還有更多的無名英雄消散于天地之間,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但新中國的繁榮和富強正是無數無名烈士留下的寶貴遺產。他們表示,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結語:這次實踐活動不僅讓實踐小隊各個成員們對青島的革命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激發了他們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他們希望通過分享這次實踐活動的經歷,激勵更多的人學習和傳承革命精神,為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d/file/590d37e99d8a6fdefa9b783bb1b7c956.jpg)
![](/d/file/0a31d9d82320a39667b764ae0ce813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