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關注邊疆發展的號召,中國礦業大學“溯源新火逐夢隊”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學校的精心組織和老師的悉心指導下,踏上了前往吉林省臨江市的征程,對當地著名的偽滿皇帝行宮舊址進行了為期數日的實地調研活動。此次調研旨在深入學習歷史,感悟紅色文化,同時結合中國礦業大學的專業特色,探索歷史遺跡保護與地方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臨江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處在長白山腹地、鴨綠江畔,與朝鮮隔江相望,邊境線長146公里,是長白山生態旅游的重要節點。發展臨江市地方經濟,能有力支持創建大美邊疆。
7月23日,實踐團抵達臨江偽滿皇帝行宮舊址。作為東北近現代歷史的重要見證,偽滿皇帝行宮舊址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也見證了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東北地區的滄桑巨變。實踐團成員們一到行宮,便被其莊嚴肅穆的氛圍和豐富的歷史展品深深吸引。在行宮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成員們逐一參觀了各個展廳,仔細聆聽關于偽滿歷史的講解,深入了解那段屈辱而復雜的歷史時期。
調研期間,實踐團成員重點關注紅色建筑的修繕技術和保護方法。實踐團成員深入走訪,觀察記錄下偽滿皇帝行宮舊址內建筑開裂、剝落等缺陷部分,依據專業知識進行歸屬分析。他們與行宮管理方及當地文物保護專家展開了深入交流,了解了當地已開展的建筑維護方案,學習了先進的修繕技術和保護理念。結合中國礦業大學的學科優勢,實踐團成員提出了將現代科技手段應用于紅色建筑保護修繕的建議,如利用無人機進行建筑外觀檢測、運用3D打印技術修復破損構件等。
此外,實踐團還圍繞“紅色文化傳承與地方經濟發展”這一主題,與行宮管理方及當地政府部門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他們提出了將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動力的建議,他們認為在保護和修繕紅色建筑的同時,應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打造紅色旅游品牌,以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繁榮與發展。此外,實踐團還建議加強紅色文化的宣傳與教育,使更多人了解和銘記歷史,從而傳承和弘揚紅色精神。
中國礦業大學“溯源新火逐夢隊”暑期社會實踐團此次赴臨江偽滿皇帝行宮的實地調研活動,不僅是一次對歷史的深刻回顧和學習,更是一次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寶貴機會。通過此次活動,實踐團成員們不僅增長了見識、拓寬了視野,也更加堅定了為國家和民族發展貢獻自己力量的決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