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熾熱的夏日,我作為一名安徽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氣象守望,‘理’同風云”氣象防災宣講團的一員,踏上了一段難忘的旅程。我們的目的地是安徽省蕪湖市白茆鎮,一個在汛期里,江水與希望并存,挑戰與機遇交織的地方。這里,每一次暴雨都考驗著人們的智慧與勇氣,每一次洪水都呼喚著防災減災的行動與知識。在這段日子里,我們走進防汛安置點、長江邊、校園和鄉村,用我們的知識和熱情,為這片土地上的居民們帶去防災減災的知識和技能。
初到白茆鎮,我就被這里的自然環境所吸引。江水滔滔,綠樹成蔭,但同時也伴隨著汛期的隱患。我深知,我們的到來,是為了讓這里的居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因此,我和隊友們一起,帶著滿腔的熱情和責任感,開始了我們的宣講之旅。
抵達白茆鎮的第一站,是當地的防汛安置點。這里聚集了因洪水被迫離開家園的老人們。我們分工合作,或為老人們打掃衛生,或與他們親切交流,用真誠的笑容和溫暖的話語,為老人們帶去了心靈的慰藉,在與老人們的交流中,我深感他們的孤獨和無助,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志愿服務的信念。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會將愛心和熱情傳遞給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同時,我們還利用自己的所學知識,制作了一系列通俗易懂的防汛宣傳資料,向老人們普及了如何識別洪水預警信號、如何在洪水中保護自己、以及如何進行緊急疏散等實用知識?吹嚼先藗冋J真聽取講解,積極互動的場景,我深感我們的工作是有意義的,我們的努力是值得的。
來到長江邊,我親眼目睹了汛期江水的兇猛。江水洶涌澎湃,水位比平時高出許多,岸邊的樹木和線桿在水中若隱若現,如果不是巡邊的村民告訴我們,我們恐怕不會知道遠處還有道路早已被江水淹沒。這一幕幕景象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防汛工作的艱巨性和重要性。在與巡邊村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們為了守護家園,日夜堅守在江堤上,時刻關注水位的變化。他們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更加堅定了為社會貢獻力量的決心。這次實地體驗,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防災減災工作的艱巨性。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我們要深入基層,了解民情,提高自己的防災減災能力,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貢獻力量。
走進校園里,我們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氣象防災知識,我和隊友們為學生們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防震演練。隨著警報聲的響起,同學們按照預先設定的路線迅速有序地撤離到安全地帶。整個過程緊張而有序,每個人都嚴肅認真地對待這次演練。演練結束后,我們向學生們詳細講解了地震的形成原理,以及在地震發生時應采取的正確避險措施。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一雙雙好奇的眼睛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也讓防災減災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將防災減災知識普及給更多的人,特別是青少年,讓他們從小樹立安全意識。同時,我也深知,我們的工作還遠遠沒有結束,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在走訪鄉村活動中,我們深入了解農戶的生活生產狀況,普及氣象防災知識。通過與農戶的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了鄉親們對防災減災知識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紛紛向我們咨詢有關氣象災害的預防措施和應對方法。面對鄉親們的熱情和期待,我和隊友們耐心解答他們的問題,向他們傳授我們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我們不僅向他們介紹了如何利用手機應用獲取天氣預報,還教授了一些基本的氣象知識,比如如何通過觀察天空的云朵變化來預測天氣。農戶們紛紛表示,這些知識對他們來說非常實用,能幫助他們在農業生產中做出更合理的決策,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同時,我們也從鄉親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他們的淳樸和善良讓我們深受感動。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我們要關注鄉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次“氣象守望,‘理’同風云”氣象防災宣講活動,讓我收獲滿滿。我深刻理解到,防災減災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它需要政府、社區、學校乃至每一個個體的共同努力。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更要具備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致力于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為構建更加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也將號召更多的青年加入到防災減災的行列中來,讓我們攜手并進,用實際行動守護這片美麗而脆弱的地球家園。
這次旅程,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成長的歷練。它讓我明白,防災減災不僅僅是應對自然挑戰的技術手段,更是一種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的體現。我將以此次經歷為起點,繼續探索,繼續前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為建設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