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語潤心,情暖桑榆
發布時間:2024-07-23 閱讀:
普語潤心,情暖桑榆
中國青年網唐山7月16日電 為了推廣普通話,增強社區內不同年齡層的溝通與理解,同時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讓傳統文化的精髓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的活力。在七月,曲阜師范大學普語長青實踐隊進行了“普語潤童心,和音暖桑榆”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一、養老院:傾聽歲月的聲音
實踐活動從中盛幸福苑開始。
中盛幸福苑是在市委、市政府和民政部門的批準下,由中盛集團投資興建,曾榮獲全國敬老文明號、山東省“十佳”敬老企業等榮譽稱號,是一座融公寓養老、居家養老、候鳥式養老、特殊護理服務、日間照料中心于一體的養老服務機構。從小區門口向左拐,便能看見幸福苑的大門,溫暖而又明媚。苑內設有南樓、北樓,每套房間配有電視、家具、獨立衛生間等設施。苑內還設有棋牌室、娛樂室、康復健身室、醫療中心等娛樂保健設施。
中盛幸福苑以“精神養老、幸福家園”為經營理念,以“老年人新生活的開始”為養老理念,竭盡全力為老年朋友創造一個幸福的樂園。在這里,實踐隊員有幸與多位老人進行了深入的交談。他們雖然年邁,但眼中閃爍的活力與智慧,讓人肅然起敬。通過半結構化訪談,實踐隊員們了解到他們對普通話的認識和需求。老人們用方言講述著他們的故事,實踐隊員們用普通話回應,這樣的交流不僅增進了相互理解,也讓實踐隊員們意識到普通話在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不僅如此,實踐隊員們還組織了普通話朗誦和繞口令挑戰,以及唱山歌等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提高了老人們的語言能力,更讓他們在歡聲笑語中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懷和尊重。實踐隊員們深刻感受到,社會應該更加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為他們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參與機會。
二、社區:普通話的橋梁
在陽光明媚的一天,實踐隊員們社會實踐團隊踏入了云海社區,帶著一個共同的目標:推廣普通話,增強社區凝聚力。實踐隊員們深知,普通話不僅是溝通的橋梁,更是文化傳承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因此,實踐隊員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普通話在社區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
實踐隊員們首先向居民們介紹了普通話的歷史和重要性,強調了它在促進社會交流、維護民族團結、推動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作用。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有趣的故事,實踐隊員們讓居民們認識到普通話不僅是語言的表達,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認同。
居民們十分配合實踐隊員們,認真學習普通話的樣子令人感動。盡管他們的發音或許不那么標準,但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和堅持,展現了社區成員對推廣普通話的尊重和重視。他們的努力和進步,也激勵著更多的居民加入到普通話學習的行列中。
三、幼兒園:普語的種子
在幼兒園,實踐隊員們用兒歌、故事和游戲,引導孩子們學習普通話。孩子們的天真爛漫和對普通話的熱愛,讓實踐隊員們看到了普通話教育的無限可能。在這里,普通話是孩子們認識世界的窗口,也是他們成長道路上的伙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們的參與熱情極高。他們在活動中展現出了驚人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朗朗的讀書聲和稚嫩的普通話發音,成為了最動聽的音樂。實踐隊員們鼓勵孩子們在家庭和學校中繼續使用普通話,讓這種語言習慣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實踐隊員們深刻認識到普通話推廣的重要性。無論是在養老院、社區還是幼兒園,普通話都是促進溝通、增進理解、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實踐隊員們看到了普通話在不同群體中的普及情況,也感受到了推廣普通話的挑戰與機遇。
在與老年人的交流中,實踐隊員們注意到他們的心理健康同樣需要關注。許多老人因為缺乏社交活動和精神寄托,感到孤獨和無助。實踐隊員們認為,應該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和交流平臺,讓他們能夠通過普通話,重新融入社會,找到自己的價值和位置。
這個暑期的社會實踐活動,對實踐隊員來說是一次寶貴的經歷。它不僅讓實踐隊員對普通話的推廣和老年人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實踐隊員對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實踐隊員期待著將這些感悟和經驗轉化為實際行動,為構建一個更加和諧、包容、充滿活力的社會而不懈努力。
普語之光,照亮心靈,溫暖桑榆。實踐隊員們相信,通過實踐隊員們的共同努力,普通話能夠成為連接每一個人的橋梁,讓文化傳承更加生動,讓社會交流更加順暢。實踐隊員們期待,普通話和傳統文化能夠在現代社會中共同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通訊員:田銘萱)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社會實踐推薦
- 文化的瑰寶 精神的高地
- 在竹山這片充滿歷史底蘊和人文氣息的土地上,秦巴文化藝術中心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