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南通大學“一站式”學生事務大廳舉辦了一場為期8小時的初級救護員專項培訓。本次活動由南通市紅十字會成敏、尚振中兩位專業師資授課,旨在為“急救護航,愛滿萬家”暑期志愿服務項目團隊成員提供系統化急救技能培訓,為后續急救宣講夯實專業基礎。

圖為南通大學紅十字會開展初級救護員專項培訓(付婉婉 供圖)
培訓首環節聚焦“應急救護與出血止血”,成敏老師結合真實案例,闡釋“黃金四分鐘”的重要性,并詳細講解急救全流程,包括現場評估、傷者意識判斷、呼救及傷情處理。針對不同出血類型,她現場演示直接壓迫、加壓包扎及止血帶規范使用技巧,強調操作安全性。隨后,尚振中老師深入講解心肺復蘇、AED使用及氣道異物急救。他拆解CPR技術要點,明確胸外按壓定位、深度(5-6厘米)與頻率(100-120次/分鐘),并借助人體模型示范人工呼吸細節。此外,他還模擬AED操作流程,并差異化演示成人、兒童及嬰兒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圖為成敏、尚振中兩位老師授課(付婉婉 供圖)
下午的實操環節中,參訓成員分組練習心肺復蘇與包扎技能。心肺復蘇區:學員嚴格遵循“判斷—呼救—按壓—呼吸”流程,教師逐一糾正按壓深度、呼吸手法等細節;AED練習中,學員精準貼放電極片,同步語音指令完成操作。包扎區:學員互扮“傷員”,練習繃帶纏繞、三角巾固定及關節部位“8”字包扎法,在反復演練中提升操作規范性。

圖為團隊成員練習包扎法(孟凡童 供圖)
經過全天培訓,團隊成員系統掌握止血包扎、CPR、AED使用等核心技能,全員通過初級救護員考核。此次培訓不僅提升了志愿者的急救能力,更為后續深入社區、學校開展科普宣講奠定了扎實基礎,助力實現“人人懂急救,急救為人人”的目標。
(通訊員 谷秋語 郁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