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恨
發(fā)布時間:2024-12-30 閱讀:
王老太去世了,她的小兒子光宗哭的最傷心,鄰里們都知道他平日里對他母親不怎么孝順,今天怎么母親一去世卻哭的這么傷心,在場料理喪事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都有點納悶,他是感情脆弱呢?還是良心發(fā)現(xiàn)平日對母親不好有負(fù)罪感才這樣痛心極哭?此時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
王老太去世的消息傳遍了全村,村里的大多數(shù)人都到她家里去了,按照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習(xí)慣人死了不能隨便出殯,要請陰陽先生或風(fēng)水先生看地方、確定出殯的時間。于是就有人安排哪些人去請風(fēng)水先生,哪些人去請王老太的娘家人,哪些人去請做棺材的木匠,哪些人去集市上買菜,其他人就在王老太家里干零活,男人們在院子里準(zhǔn)備搭帳棚,在鄰居家借飯桌,凳子;女人們就準(zhǔn)備給干活的人們做飯,孝子們只能坐在靈堂里守靈,一般情況下是不干活的。
王老太在當(dāng)?shù)厝说男哪恐惺且粋命大人,都羨慕她福大命大,她有兩個兒子,有兩個女兒,兒子全部成家,女兒也相繼出嫁,王老太和老伴就和小兒子一起生活,就在小兒子成家的當(dāng)年王老太的老伴就棄她而去,老伴在世時她可算是個享清福的人了,地里的農(nóng)活他從來不干,春種秋收,田間管理,都是王老太的老伴一人做的。他雖說已經(jīng)有六十多歲了,但他身子板結(jié)實,什么農(nóng)活都能干,是個不服輸?shù)娜恕?br /> 老伴去世后,王老太像變了個人似的,他開始下地干活了,她自從聯(lián)產(chǎn)承包以來從沒下過地,對農(nóng)活有點生疏,她一來身體肥胖,二來干活不順手,老伴去世后的第二年春天,他隨兒媳婦到地里種地膜玉米,兒媳讓他拽塑料薄膜她蹲不下身子,讓她給薄膜兩邊壓土,他壓不端正,還不時的踩在剛剛壓好的薄膜上,薄膜上留下一個又一個被她踩壞的窟窿。兒媳婦看到剛剛壓好的地膜被婆婆踩壞了,就罵道:“你什么也干不好,不死了著干啥?活著就是大害。”兒媳婦數(shù)落她就象數(shù)落三歲的小孩一樣,一點也沒把她當(dāng)長輩看待,在地里沒少受兒媳婦的氣。
到了當(dāng)年的五月份,光宗的老婆嫌王老太不衛(wèi)生,做的飯菜不干凈,王老太做好的飯兒媳婦不但不吃,還不讓她的兩個孩了吃,王老太心想兒媳婦不是嫌她不講衛(wèi)生,不是嫌她飯做的不好,而是嫌她是多余,為什么前些年我做的飯她怎么能吃的下,而且從來不嫌棄呢?在兒媳的不斷刁難下,王老太只好住進(jìn)了自家曾經(jīng)圈過牛的牛圈,自己動手用泥巴泥了個做飯用的火爐,提了個老祖宗留下的瓦罐自己獨自生活了。雖然王老太還有個兒子,她怕給兒子添麻煩,因為大兒子分家早,前些年生活也過的緊巴巴的,現(xiàn)在雖說好了,但他們都是白手起家,原來家里僅有的家產(chǎn)都留給小兒子光宗了,所以她不想給大兒子給難看,也不想給小兒子光宗添傷疤。她一個人在牛圈里生活還要說是自己不愿意和他們過了,大兒子來到牛圈叫母親到自己家生活,兩個女兒也來勸母親讓母親到哥哥家去生活,王老太誰的話也不聽,她說:“你們誰家我也不去,我就喜歡一個人過,給你們誰也不添麻煩,你們過你們的去吧,只要你們過得好,我一個人怎么都行。”王老太一一的回絕了兒女的規(guī)勸。
王老太在牛圈一住就是五年,他對兒女們沒有其它奢望,唯有一點奢望就是想點個電燈,大兒子怕挨光宗媳婦的罵,也是為了讓母親少受無辜的閑氣,光宗的媳婦是個不講理的人,動不動就破口大罵,“你老嫁漢就是個孽障,你咋不到你的好兒子家去過呢,你老婊子就是一個人過的貨。”大兒子不敢給母親安電燈。女兒以為自己已經(jīng)出嫁,和娘家的姊妹就是親戚了,光宗的媳婦不會為難她們的,兩個女兒就商量著買了電線,燈頭,開關(guān),燈泡,準(zhǔn)備要給母親安電燈,不料讓光宗的媳婦知道了,她來到王老太住的地方,把兩個女兒買來的東西收了起來,還說:“電費這么貴安這干啥,買一斤煤油能點幾個月哩,花這錢做啥哩?你們想得倒好,把電燈一安就走了,電費還要我們出哩。”說完就拿著兩個女兒買來的東西走了。光宗的媳婦算是給她們兩個給足了面子,只是隨便說了兩句,沒有出言大罵。兩個女兒面面相覷,什么話也沒說,再看看年邁的母親麻木的沒有表情的臉,兩個女兒背著臉流下了心酸的淚水。
王老太病重期間,守在她病床前是她的大兒子和兩個女兒,老人有什么心愿他們就盡量滿足她,老人想吃什么他們就買什么讓老人吃,老人盡管吃什么東西只是吃一點點,他們也不厭其煩的去買,或者是去做,只要老人能吃上一小口,能嘗一點點,他們感覺到也算是盡了一點孝道。老人在臨終前說了一句話:“我想看看電燈”。他們對老人的這個愿望沒有實現(xiàn),也沒有來得及實現(xiàn),老人就閉上了她看破世事的雙眼。王老太為兒女們操勞了一世,為兒子光宗置辦好了寬房大院,終了老人卻在自家的牛圈閉上了眼。
王老太去世后光宗的媳婦才允許已經(jīng)閉上眼睛婆婆進(jìn)他家的門,左鄰右舍的人們幫著把王老太落草在光宗家的上房里,光宗的媳婦怕光宗提前回來伺候病重的母親會耽誤打工的時間,不知要少掙多少錢,就沒有給光宗告訴婆婆病重的消息,老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死了,她現(xiàn)在不得不給光宗打電話叫他回來辦理婆婆的喪事了。
送葬時光宗才哭訴了他沉積多年的心事,她哭訴道:“可憐的媽媽啊,我是一個不孝子啊,我對不起您老人家,你兒我沒有一點出息,身為一家之主卻沒有說話的權(quán)利,家里一切是我的女人說了算,她不讓你在家里住,不讓我們姊妹給你安電燈,就連我外出打工他都要在家里給我點工,他根本就不管外地還有下雨天,一年下來我干活的天數(shù)就要和他點的工一模一樣,如果不一樣他就和我鬧個沒完,她是個不講道理的潑婦?蓱z的媽媽啊,我是一個沒有良心東西,讓您這幾年受了不少的苦,遭了不少的罪,您為拉扯我們姊妹幾個受盡了苦辛,可憐的媽媽啊,您就原諒您的不孝兒吧。”光宗哭的泣不成聲,有時哽咽的訴說不出他悔恨心情的話語來,讓送葬的人看到他悲傷的樣子也心酸流淚。他一遍又一遍重復(fù)著哭訴過的話,一遍又一遍的哭訴著內(nèi)心的悔恨,他趴在母親的已經(jīng)掩埋好的墳堆前,雙手拍打著墳堆,聲音沙啞的哭著,喊著,他是訴說多年積壓在心里悔恨,也是在尋找遺失多年的良心。
作者:大學(xué)生網(wǎng)報 來源:大學(xué)生網(wǎng)報
校園文學(xué)推薦
- 潤物細(xì)無聲
- 老友曉明好茶,尤喜北郊的舜過泉。他寫過一篇散文《清泉道上》,說的是當(dāng)年跟隨外公去興福寺路過,初識舜過泉的情景。
- 12-30
- 悔恨
- 王老太去世了,她的小兒子光宗哭的最傷心,鄰里們都知道他平日里對他母親不怎么孝順,今天怎么母親一去世卻哭的這么傷心
- 12-30
- 一棵開花的樹
- 一個人一整日呆在了昏暗的宿舍,心也慢慢變得暗淡。于是逃離幽閉的宿舍,走在長長的路上,走向一處綿延的山崗。
- 12-30
- 這些日子
- 歌聲調(diào)到最大,汪峰熟悉的歌聲,休假的日子里醉的最深的一次。
- 12-30
- 獨語
- 窗外,風(fēng)聲急促,好似要帶走這如墨般黑夜的一切。
- 12-29
- 簡單的幸福
- 最近看了央視的特別節(jié)目,專題調(diào)查:幸福是什么?感慨萬分,幸福是什么?是種感覺而已,人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對幸福的理解不同。
- 12-29
- 晚景
- 幾朵殘云,堵住太陽的傷口,浸染,結(jié)痂。接著,就只看見傷痛沉沉埋下。似乎隱到山后,痛楚就會消失。
- 12-29
- 走在路上
- 單位到我家的距離大約2。5KM,以前我是騎摩托車到單位,從前年入冬后我堅持步行上班已有二年了,每天步行約5KM左右,通常是早上7:20出
-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