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化聚力映朝陽,資助筑夢繪新篇”三下鄉實踐團
- 隸屬院校:河南城建學院
- 實踐地區:全國
- 指導老師:郭芮含,李明瑤
- 團隊隊長:張亞澤,陳英慧
- 團隊成員:張亞澤,陳英慧,司怡菲,徐哲,張子平等
- 發布時間:2025-07-12
- 瀏覽次數:
團隊展示介紹
暖心資助,筑夢前行——河南城建學院材料與化工學院“材化聚力映朝陽,資助筑夢繪新篇”三下鄉實踐團
在教育公平的道路上,資助政策是照亮學子前行的明燈。六月的驕陽似火,河南城建學院材料與化工學院的師生們懷著滿腔熱忱,積極開展一系列資助政策宣傳活動,兼顧政策普及與實踐育人,為更多人送去溫暖與希望。
6月23日,學院師生走進班級,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資助政策宣講會。主講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解讀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等多項政策,從申請條件、評定流程到發放方式逐一說明。受助學生的成功案例分享讓現場氣氛格外熱烈:“學長靠助學金完成學業,還考上了研究生!”同學們邊聽邊在手冊上標注重點,互動環節里,“助學貸款怎么申請”“勤工助學崗位有哪些”等問題接連提出,老師的耐心解答讓大家心里的疑惑漸漸消散。
6月25日,校園內的資助盲盒活動成了焦點。一個半人高的彩色盲盒里,裝滿印著政策問答的卡片和定制書簽、勵志明信片。同學們排隊抽卡答題,“國家助學金分幾檔”“什么是綠色通道”等問題在歡笑中被一一解答。抽到“家庭突發困難可申請哪些資助”這類題目時,不少人還會互相討論,在游戲中加深對政策的理解。“原來政策離我們這么近!”一位同學拿著答對題獲得的書簽,認真地說。
6月26日,實踐團成員來到平頂山海豚救援隊,開啟了一場特殊的“資助+安全”實踐課。救援隊隊長先帶領大家參觀救援裝備,講解溺水急救、心肺復蘇等實用技能,志愿者們在模擬人體模型上反復練習按壓手勢和呼吸頻率。“掌握這些技能,既能保護自己,將來開展資助政策宣傳時,還能為鄉村孩子普及安全知識。”實踐團成員王同學邊記筆記邊說。培訓尾聲,隊長分享了救援隊參與鄉村救援的故事:“很多農村孩子因為缺乏安全知識出事,你們宣傳資助政策時,別忘了把安全意識也帶給他們。”這句話讓大家深受觸動,紛紛表示要把安全知識融入后續的政策宣傳中。
6月30日,實踐團兵分兩路,分別前往褚莊小學和南陽方城開展宣傳。褚莊小學的教室里,志愿者們用卡通海報和小故事向孩子們介紹:“等你們長大了,遇到上學困難,國家會有很多幫助哦!”他們還教孩子們畫“我的大學夢”,五彩斑斕的畫紙上,教學樓、圖書館和“謝謝幫助”的字樣格外醒目。面對家長們“上大學費用太高怎么辦”的擔憂,志愿者們拿出政策手冊,從義務教育階段的補助講到大學的助學貸款,“從小學到大學,政策一直都在”的承諾讓家長們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
在南陽方城,宣傳團隊走進社區、鄉村,把政策手冊送到老鄉手中。“大爺,您看,孩子考上大學要是家里困難,能申請這筆錢”“大姐,這是助學貸款的流程,在家門口就能辦”,通俗易懂的講解讓村民們頻頻點頭。有位母親拿著手冊反復確認:“真的不用交利息?”得到肯定答復后,她笑著說:“這下可放心了,俺娃要是能考上大學,再也不用愁學費了!”
這一系列活動既扎實推進了資助政策的普及,又通過實踐活動豐富了團隊的服務能力。從班級宣講的細致解讀到盲盒活動的趣味互動,從海豚救援隊的技能學習到鄉村小學的童真對話,每一場活動都凝聚著師生們的用心。正如實踐團負責人所說:“我們不僅要讓大家知道政策的存在,更要讓他們感受到,背后是國家對每個追夢人的支持。”
未來,學院將繼續帶著這份責任與擔當,把資助政策的溫暖傳遞到更多角落,讓學子們在政策的護航下勇敢追夢,讓教育公平的陽光照亮每一條求學之路。
社會實踐團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