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7月10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聯合豐都縣在豐都組織此次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帶隊老師謝高迪以及代明月、羅雪燕等12名團隊成員在重慶市豐都縣名山街道舉辦了以“與法‘童’行,護‘未’成長”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為了加強青年學子與社會的聯系,通過青年學子的親身實踐,更好的體會“三下鄉”的深刻意義,提高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更好的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青年。在2024年7月12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社會實踐活動團隊在重慶市豐都縣名山街道面對小學生開展了“防詐騙宣講活動”、“未成年法律法規宣講活動”和“急救知識宣傳”。
![](/d/file/c7b344207cb6ca9a3e05f37cefc68f84.jpg)
(圖為宣傳防詐騙 供圖:欒民安)
![](/d/file/20cd6cebd397d383a3d186945e8873e1.jpg)
(圖為宣傳未成年法律法規 供圖:欒民安)
12日上午8點,社會實踐團隊到達名山社區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中心并進行活動。由團隊成員代明月和戴蜚藝先后進行了防詐騙宣講活動和法律宣傳活動。首先,代明月通過詐騙的定義、詐騙手段、詐騙類型、易受詐騙人群和如何預防詐騙等方面開展防詐騙宣講;其次,由戴蜚藝從講述身邊的法律入手,著重宣講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內容、意義;最后,由李伊雯和覃思源進行急救知識宣講,通過發放急救知識傳單、播放專業視頻、實際模擬演示急救過程等方式,來讓小朋友們更加深入了解急救知識。前兩次宣講活動在最后都加入了知識競答的環節并配備小禮品鼓勵小朋友們積極地參與活動,從而達到鞏固宣講內容的目的。
(圖為急救知識宣傳 供圖:欒民安)
(圖為成員與同學互動 供圖:欒民安)
在宣講活動結束后,實踐團隊與小朋友們進行了擊鼓傳花、手勢舞學習等多樣活動,通過趣味游戲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誼。在緊張的擊鼓傳花過程中提升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并且通過發放小禮品的形式鼓勵小朋友上臺展現自己,幫助小朋友增強自信心;在手勢舞的學習中,手勢舞需要身體各部位的配合有助于鍛煉小朋友們的身體協調性、手部靈活性,同時專注于音樂和動作,能夠讓小朋友們放松身心,減輕焦慮和緊張。
![](/d/file/956ac54c1cc2c133d93de33130dd1aa9.jpg)
(圖為參加擊鼓傳花 供圖:欒民安)
(圖為學習手勢舞 供圖:欒民安)
12日下午,實踐團隊開展了扭扭花制作手工活動和觀看紅色影片活動。在手工課老師的指導下與小朋友們深入課堂、相互合作進行了扭扭花制作。既提高了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也增強了小朋友們的專注力和耐心,同時也加深大家相互了解、促進團隊合作。團隊成員組織小朋友們一同觀看了《星火傳承》,紅色影片展現了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通過生動的影像和感人故事,幫助小朋友們了解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歷程,銘記重要歷史時刻,傳承革命精神。
![](/d/file/fa2de7cbf68022cb79768434dab72e51.jpg)
(圖為制作扭扭花 供圖:欒民安)
(圖為觀看紅色影片 供圖:欒民安)
與法‘童‘行,護‘未’成長”實踐活動是我們“第二課堂”的延伸,磨練了我們的意志,促進了我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增強了我們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傳播了防詐騙知識、未成年人法律法規知識和急救知識。與此同時,此次活動的順利開展,不僅可以讓未成年提升對詐騙的防范意識,提高未成年的自我保護意識。還增強了小朋友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幫助他們用法律了解、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助推未成年身心健康發展。
(圖為實踐團隊所有成員與同學們合照 供圖:欒民安)
供稿人:羅江燕 陳秀錦 陳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