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育英計劃”實踐團:齊風港灣,助學追夢
作者:董佳蓓 李春蕾 李士超
齊文化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對當今中國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為深刻感受到齊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了解齊文化背后的故事,穿過時空隧道,感受歷史跳動的脈搏,感知歷史風云的變幻,感悟先民的創新精神,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培養青年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為了解中國古代齊都文化,發揚齊都文化,并深入學習和傳承先人的智慧與思想。7月15日,山東理工大學“育英計劃”實踐團在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鎮洼子村為村內小朋友介紹淄博與齊文化。
圖為實踐團成員為洼子村兒童講述齊文化
講述過程中,兒童們深刻感受到齊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與實踐團成員一起查閱有關資料,深入了解齊文化背后的故事。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鼓勵洼子村兒童了解歷史文化,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培養洼子村兒童未來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的責任。
圖為實洼子村兒童觀看齊文化視頻
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在實踐團成員們的帶領下,洼子村小朋友先后觀看“東夷足跡•文明初光”、“太公初都•田齊封邑”、“千乘郡國•漢庭重鎮”等齊文化視頻,并充分利用圖片、文字、視頻,讓小朋友們置仿佛身在時間與空間中穿梭,近距離觀察和探索歷史文物,感受泱泱齊風的文化魅力,領略齊魯大地的歷史文化以及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底蘊。
圖為實踐團成員為洼子村兒童講述齊文化與淄博
臨淄曾是周代齊國最重要的都城,產生于海岱之間的齊文化,以其輝煌的歷程和非凡的業績,曾在中華文明史上放射出璀璨奪目的文化之光。實踐團成員為洼子村兒童講述齊文化與淄博的關系,學習文化知識。齊文化奠基于東夷古文明,肇始于太公封齊,發展于西周,繁榮于春秋、戰國,延至秦漢,仍氣象浩然。并留下了《管子》《考工記》《齊民要術》《聊齋志異》等具有強大感召力的優秀文化遺存。星火點點,生生不息。在齊文化的滋養之下,一代人民勤思追問、篤行不怠,以實際行動建設家鄉,齊文化之花將在這片沃土上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