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黨中央統籌推進農村文化建設和鄉村振興的號召,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性教育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紅色教育中守初心做實事,在實踐中落實行揚精神。2024年7月11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傳承紅色精神,服務美麗鄉村"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前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三星鄉三根樹的革命紀念館開展了一次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學習交流活動。
![](/d/file/2dc3152c3a9c6be1032330a5e9ff7e4f.jpg)
圖為講解員朗同志與實踐團成員們進行專業解說三星歷史
實踐團成員們緩步邁入三根樹革命紀念館,在講解員朗同志講解的專業解說下,詳盡的了解了三星鄉的歷史情況。紅色三星是革命老區,三根樹是石柱紅色革命的起點。1928年春,三根樹成立了中共石柱縣第一個黨支部,這里還建立了石柱縣第一個農民協會、第一個蘇維埃政府、第一支農民赤衛隊。三根樹建立第一個黨支部后,革命的烈火熊熊燃遍石柱大地。1948年解放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石南游擊大隊、豐石邊游擊大隊,始終堅持戰斗在三星及石豐邊區的崇山峻嶺,先后攻打了三星、湖海、都會、洗新4個鄉公所,黃草坪阻擊戰成為川鄂邊以少擊多的經典游擊戰例。
圖為革命時期的歷史文物
紀念館的每一件歷史遺物——舊式手槍、紅軍制服、《新青年》雜志等,以及精心排列的歷史照片,都直觀地展示了三根樹黨支部和農民協會在動蕩年代建立革命政權的英勇事跡。這些展品讓實踐團成員們深刻體會到革命先輩堅韌不拔、無私奉獻、頑強拼搏、不畏犧牲、不畏艱難的精神風貌。
![](/d/file/4bb92698a50b1b6eb0bc8ff065fea62f.jpg)
圖為三根樹黨支部書記張承燕同志的廉潔故事
紀念館內,一段關于廉潔的故事格外觸動人心。張承燕、李干之、鐘友善等革命先驅編寫了一首童謠:“大狼歸壩,小狼歸池,要想活命,難逃抓斃?硵嘟鹬癜俟,長毛三根頂天立。” 以童謠這一獨特形式,巧妙揭露并諷刺了地方官紳的貪腐行徑,展現了革命先烈的智慧與勇氣。這一故事不僅豐富了實踐團成員們對紅色文化的認知,也激發了成員們對于廉潔自律、勇于擔當的深刻思考。
![](/d/file/f5d66547ddb05bbc1c5c229fc4ae73b7.jpg)
圖為三星鄉黨委書記譚書記向實踐團成員發表深刻講話
三星鄉黨委書記譚青紅向實踐團成員發表了深刻而重要的講話。首先他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高度評價了學子們傳承紅色基因、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積極態度。譚書記強調,安全是實踐活動的重要保障,同時鼓勵實踐團成員們將所學專業知識與鄉村實際相結合,勇于實踐探索,為三星鄉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他寄語實踐團成員:"希望你們能夠銘記初心,勇于擔當,將紅色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鄉村振興事業添磚加瓦,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d/file/ed09aef9235d16107950dc554626cf4d.jpg)
圖為實踐團在三根樹革命紀念館前的合影
通過探尋紅色記憶,不僅加深了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學子對紅色三星的學習,也進一步激發了實踐團成員們服務鄉村、建設美好家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實踐團各位成員始終被這句話激勵著“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實踐團成員們紛紛表示將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傳承先烈們勇往直前、不畏艱苦、勇于奮斗的革命精神,在鄉村振興戰略的金光大道上繼續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