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臥夢,一館古韻
大學生網報馬鞍山2024年7月13日電(通訊員 吳茜茜)
2024年7月11日,為了了解中國古床文化,安徽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赴馬鞍山古床博物館實踐隊伍在馬鞍山德化堂古床博物館展開了一系列的實踐活動。7月13日,為了深入了解古床文化,實踐團隊成員通過不同渠道學習這些文物背后的意義。
![](/d/file/9b4e3651dd295e964db07e6d77030930.jpg)
(實踐人員參觀博物館合照 通訊員 吳茜茜 供圖)
馬鞍山市德化堂古床博物館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私人古床專題博物館,內含300多張古床,包含架子床、拔步床和狀元床等。不僅如此,博物館還陳列了各種古代家具、生活用品和年代久遠的飾品與工藝品等。“德化”一詞出自《周易》的“德博而化”,意為“以德教人,德者而聚”。取這樣的名字是期望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們“緣德而來,從德而為,和德而修者濟濟一堂”,來共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博物館內多收藏架子床和拔步床。架子床的起源可追溯到遠古時期,在明代正式出現,通常由四根、六根或八根柱桿與床頂橫桿組成。架子床的樣式頗多,結構精巧,裝飾華美,風格或古樸大方或富麗堂皇。且架子床的裝飾多以歷史故事、民間傳說、花鳥、山水等為題材,含和諧、平安、吉祥、多福、多子等寓意。同時架子床的制作工藝嚴謹有序,追求完美。架子床使用傳統榫卯結構,有著“萬年牢”的美譽,因此非常結實耐用。床體多用雕刻、鏤花、拼接、朱漆描金等工藝,意象極其豐富精彩,屬于能工巧匠的費心制作,格外精巧美觀。明代時期的架子床工藝更為精湛,用料考究。明代的架子床做工清雅別致,如黃花梨木制成的床,非常珍貴。清代的架子床則用料厚重,形體高大,且圍欄、床柱、牙板等全部鏤雕花紋,更加富麗堂皇。
![](/d/file/5b0a70a72156ec8c982a6ea5cba8ae80.jpg)
(架子床圖片 通訊員 姚蕊琪 供圖)
拔步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晚期,并在江南地區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這種床的獨特之處是在架子床外增加了一個小木屋般的外套,設計有踏板或階梯,通過兩邊的木質圍欄將床與踏板隔開,形成了類似房中又套有一間小的房屋的環境空間。床前的回廊則類似于古老房屋前的回廊,這種設計不僅使拔步床具有很高的實用性,提供了相對獨立的活動范圍,還增強了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象征意義。在工藝方面,拔布床用料奢侈,工藝考究。例如櫸木拔步床的整體造型穩重大方,裝飾花紋精美華麗,是清代床具的經典之作。另一件楠木垂花柱式拔布床掛檐及橫眉部分均鏤刻透雕,表現了古代人物故事工藝高超,體現了明代中期的典型風格。拔步床的制作工藝繁復,通常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工和時間,同時要求工匠們的高超技藝和深厚文化底蘊。因此也被稱為“千工拔步床”。
![](/d/file/345234c8a9be04f5a15c647170e9d365.jpg)
(拔步床圖片 通訊員 殷慧 供圖)
通過查閱資料,實踐團隊成員不僅對中國古代的臥具設計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也對中國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傳統工藝技術充滿了敬意。這些古床不僅是古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歷史的見證者,承載著無數的故事與傳說,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的風俗習慣和審美觀念。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珍貴的古代家具雖部分受到歲月的侵蝕,但仍然有不少被妥善的保存和修復。它們不僅展示了中國古人的智慧與創造力,也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讓公眾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歷史,欣賞古代生活的風采。同時能夠激發公眾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保護意識,促進傳統工藝的傳承與發展。不僅如此,它也能幫助公眾更好地認識自身的文化根源,為現代設計提供靈感,推動文化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