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公德意識,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7月10日下午,江西財經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來到城門鄉白畈村孤寡老人家開展“情系孤寡老人,志愿溫暖人心”社會實踐活動。
進入老人家后,實踐隊員們便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帶著清潔工具,分工明確,有的打掃庭院,有的則進入房間為老人整理床鋪、擦拭家具。隊員們不怕臟、不怕累,每一個角落都不放過,力求為老人們打造一個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老人們目睹了這一幕幕溫馨的場景,感動之情溢于言表,對青年學生們的熱情與關愛表示了由衷的贊揚和感激。
隨后隊員們有序進入老人的房間,積極主動與老人交流,教老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機,幫助他們跨越數字鴻溝,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隊員們耐心聆聽老人過往的經歷與故事,用真誠的笑容和溫暖的話語為老人帶去歡樂與慰藉。在交流中,老人對青年學生的熱情與關愛表示了贊揚和感激之情。老人深有感觸地表示,黨和政府關注孤寡老人的生活狀況,提供了多種形式的救助和幫扶,解決孤寡老人在生活中的急難愁盼問題,老百姓的生活越過越好,越來越幸福。她的話語讓在場的青年學生深受啟發,更加堅定了隊員們服務社會、關愛老人的決心。
社會實踐隊以滿腔熱忱和實際行動,深刻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內核。通過這一系列實踐活動,青年們得以跨越校園,真正融入社會大熔爐,從多重視角審視與感悟社會的真實面貌,這一過程不僅拓寬了隊員們的視野,更在實踐中磨礪了才干,錘煉了堅韌不拔的品格,為社會發展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讓隊員們明白了身為青年,身為子女所必須承擔的責任。在社會飛速更迭的當下,青年應當時常停下腳步,去看看那些可能被忽視的人,變老是每個人必經的宿命,關注當下的老年人,就是在關注未來的自己。
文/楊凱 圖/任纖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