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趙都綠韻,經智煥新”調研隊走進河北新金萬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入探尋這家以鋼鐵起家的企業如何以技術為筆、以綠色為墨,在武安這片因煤鐵而興的土地上,書寫傳統工業的轉型新篇。作為高端家電板領域的標桿企業,新金萬利正以數字化賦能、綠色化轉型的實踐,詮釋著“質量第一、效益優先”背后的可持續發展密碼。
走進生產車間,智能制造的印記貫穿全流程。調研小隊重點參觀了年產12 萬噸三涂三烘彩色涂層機組,這里的鋼板先經脫脂液洗去油脂,再經化涂、三涂三烘處理,最后覆上彩膜完成“變身”,覆蓋家用電器用鋼與高檔建材用鋼的彩色涂層需求。車間內,DCS 控制系統實時跳動的曲線精準把控酸液濃度、溫度、流量等關鍵參數,誤差嚴格鎖定在0.5%以內,其中傳感器精度達±0.1%,充分彰顯數字化工廠的技術實力。據工作人員介紹,兩條高端家電板生產線年產42萬噸彩涂板,從原材料到成品的每道工序都經智能系統嚴格把控,強度、耐腐蝕性等指標均達行業領先。
座談會上,調研隊與企業負責人圍繞技術研發、綠色轉型等問題展開深入交流。從三涂三烘工藝的研發突破,到智能傳感器如何適應武安的氣候特征;從廢水循環系統的投入產出,到環保績效A級如何轉化為市場競爭力……負責人告訴團隊,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環保達標”,而是把每克污染物都變成了可管理的綠色資產。企業通過末端治理裝備升級、實時數據看板動態調控、清潔生產理念貫穿全流程,讓“排放權”真正成了“發展權”。
從鋼卷到彩板,從廢氣到資源,新金萬利的實踐證明,傳統工業的綠色轉型,從來不是對過去的否定,而是用創新讓“老產業”在新時代煥發新生,讓“發展權”與“生態權”在鋼與火的淬煉中實現共贏。在此次調研期間,團隊也深刻認識到:傳統企業的綠色轉型,就像老樹發新芽,過程或許陣痛,但扎根更深、長得更穩;調研的意義,也不止于一份報告,更在于看到了時代浪潮里,那些踏實向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