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春風拂柳”實踐團:宣傳陣地轉型見證洼子村善治之路
作者:黃紹凱 趙雨彤 趙康森
7月20日,山東理工大學“春風拂柳”實踐團在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鎮洼子村開展專題調研,聚焦鄉村宣傳陣地內容與形式的時代轉型,系統考察政策傳播模式變革對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深層影響。
洼子村宣傳體系呈現多維融合特征,宣傳墻如同一部立體的政策編年史。村莊墻面保留著“少生優生”“參軍報國無上光榮”等時代標語,承載著不同歷史階段鄉村治理的核心任務與集體記憶。村中心區域則凸顯三大當代宣傳主線: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立體呈現;文化宣傳陣地懸掛“守信重諾立身之本”、“孝老愛親德善傳家”等標牌,融入傳統書法藝術元素;黨建宣傳區設置“黨員責任區”公示欄與“民情回音壁”專欄,紅黃配色展板展示黨員服務承諾與訴求辦理動態。電子宣傳櫥窗整合預防詐騙指南、惠農政策圖解等民生服務信息,形成政策宣導、文化培育、黨建引領三維融合的傳播矩陣。
圖為實踐團成員觀察早期宣傳墻
圖為洼子村誠信宣傳墻
村委會創新構建復合型宣傳載體。主干道兩側“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道旗構成紅色風景線,村務公開欄采用“政策速遞+服務導航”雙模塊設計,實時更新產業扶持政策與技術培訓路徑。文化廣場電子屏滾動播放“誠信商戶”訪談紀實與“孝善家庭”事跡展播,同步嵌入農業市場行情數據。這種立體化傳播網絡突破傳統墻面標語局限,實現政策傳達、文化浸潤、黨建示范的協同共振。同時,實踐團成員注意到與院內宣傳欄張貼的《洼子村村規民約》形成呼應。展板印有“倡導鄰里和睦,共建文明庭院”、“履行贍養義務,傳承優良家風”等引導性規范,直觀體現鄉村治理從剛性約束向價值引領的轉變。
圖為實踐團成員閱讀洼子村村規民約
政策服務效能實現精準化提升。教育宣傳區設置全學段資助流程導圖,產業服務欄公示技術幫扶活動紀實與專家對接渠道。村民普遍反映,當前宣傳內容實現從宏觀政策宣貫向微觀服務指導轉型,防詐知識普及、市場風險預警、誠信體系建設等實用資訊通過多渠道觸達。
圖為洼子村村委黨建宣傳墻
洼子村宣傳體系從單一政策輸出到多元價值傳遞的轉型,深刻映射基層治理從行政管控到服務引領的范式變革。實踐團通過系統記錄載體創新路徑、分析內容融合邏輯,為探究政策傳播與鄉村治理的互促機制提供實證依據。宣傳陣地的持續進化,精準同步時代要求與鄉土需求,成為解讀中國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密碼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