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民族團結理念,探尋民族文化魅力,筑牢民族發展橋梁,7月17日,長安大學赴四川綿陽、涼山“同心共筑中國夢·民族團結潤千村”暑期社會實踐隊走進西昌,開展系列實踐活動,感受民族文化底蘊,體悟民族團結力量。

圖一:在大石板古村門口合影
實踐隊首先來到涼山彝族歷史博物館。隊員們自行參觀館內展品,從彝族古老的生產工具、服飾器皿到特色民俗器物,一件件實物與圖文資料,生動展現了彝族悠久的歷史脈絡與獨特的文化風貌。大家在靜默觀賞中,追溯彝族先民的生活軌跡,感受其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智慧結晶,對彝族文化的多樣性與厚重感有了直觀認識。

圖二:參觀彝族器皿
在華品章將軍紀念碑,隊員們懷著崇敬之心駐足瞻仰,通過碑刻文字了解將軍的英勇事跡。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大家靜默緬懷,深刻體會到革命先輩為民族獨立與解放事業作出的犧牲與奉獻,更感受到各民族在歷史洪流中同心同德、共赴國難的團結力量。

圖三:集體悼念華品章將軍
走進大石板古村,隊員們漫步于古村街巷,自行探尋彝族古村的現代轉型密碼。大家觀察到,古村在發展旅游事業中,始終以彝族文化遺產保護為根基,傳統手工藝展示、民俗體驗等項目既吸引了各地游客,也讓彝族文化得到更廣泛傳播。這種發展模式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更促進了各民族群眾在交流互動中增進了解、凝聚共識,成為民族團結的生動實踐。

圖四:參觀彝族標志性建筑
此次西昌實踐活動,讓隊員們深入觸摸到彝族文化的深厚底蘊,也見證了民族文化在當代的創新發展。大家表示,將持續關注民族文化傳承動態,以實際行動助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鑒,為共筑民族發展橋梁、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供圖供稿丨長安大學赴四川綿陽、涼山“同心共筑中國夢·民族團結潤千村”暑期社會實踐隊 劉雨鑫 高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