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1日星期二,尋訪團成員尋訪團成員一行人懷揣著敬畏之心,踏入了延安革命紀念館的大門,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紅色之旅。紀念館內,歷史的畫卷緩緩展開,引領尋訪團成員穿越時空,回溯那段光輝的革命歲月。
圖1紅軍勝利會師示意圖
步入展區,尋訪團成員首先被土地戰爭時期的展區所吸引。這里,中國共產黨在逆境中頑強生存、不斷發展壯大的歷程被生動呈現。中央紅軍歷經千山萬水,終于到達陜北,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在這片貧瘠卻孕育希望的土地上,西北陜甘寧革命根據地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中國革命的大本營。中國共產黨人克服了重重困難,自給自足,發展生產,為革命力量的壯大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們在這里播撒下革命的火種,為后來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積蓄了無窮的力量。
圖2毛澤東主席寫下《論持久戰》
隨著腳步的移動,尋訪團成員踏入了抗戰時期的展區。這里,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所作的不懈努力,以及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陜甘寧邊區成為了全國抗戰的總后方,中國共產黨人領導邊區人民開展生產自救,發展文化教育,實行民主政治,為抗戰勝利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和精神支持。他們在這里書寫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英勇無畏和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正是這樣的團結與奮斗,讓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取得了偉大勝利。
圖3抗日戰爭勝利日寇投降報道圖
繼續前行,尋訪團成員來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的展區。這里,尋訪團成員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和平民主而進行的艱苦斗爭,以及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軍隊全面進攻的壯麗篇章。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但他們堅定信念,英勇奮戰,最終取得了勝利。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人展現了高超的戰略智慧和堅定的革命意志,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這場戰爭的勝利,不僅為新中國的誕生奠定了堅實基礎,更為中國人民帶來了和平與民主的新生活。
圖4采訪講解員張同志現場圖
在今日的采訪中,尋訪團成員有幸與紀念館的講解員張同志進行了深入交流。張同志分享了針對不同對象在講解延安革命文化時進行內容和時間上的調整策略。他表示,為了讓各類人群都能最大程度地接受教育,他們會根據不同群體采用不同講解方式。對于普通觀眾,采用常規的講解方法;面對兒童,則更注重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和英雄人物的事跡;而對于老年群體,則會適當放慢講解速度,以確保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此外,張同志還介紹了博物館為了增強觀眾理解力所舉辦的多種特色教育活動,如主題團日、主題黨日等,以及一些創新嘗試,如將文物帶到部隊進行現場講解。在疫情期間,博物館還推出了云講解服務,以滿足觀眾在線學習的需求。在數字化手段方面,博物館已經運用了數字化投影和視頻展示等技術成果,為觀眾提供了更加生動、直觀的參觀體驗。
最后,對于延安紅色文旅宣傳的建議,張同志認為當前游客大多只是通過視覺和聽覺來感受,缺乏親身體驗。因此,他建議增加活動點,讓游客能夠親身參與、感受艱苦的生活環境和勞動難度,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傳承延安革命文化。這一建議無疑為延安紅色文旅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此次延安革命紀念館之行,不僅讓尋訪團成員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革命精神,更讓尋訪團成員對延安革命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思考。讓尋訪團成員銘記歷史,珍惜當下,展望未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圖/郝逾,文/張云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