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4日,蘇州大學樂予樂行實踐團來到云南省昆明市雁塔村,并于8月16日開展線下調研活動,團隊成員開展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課,通過對云南陸軍講武堂,盧氏公館等革命遺址的探訪,讓黨史學習教育生動落地,讓愛國主義贊歌在雁塔村上空飄揚。
圖為團隊成員對安寧革命歷史展覽館參觀。通訊員 成一涵 供圖
巍然屹立于滇池之濱的云南陸軍講武堂,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國近代教育史書,為中國近現代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團隊成員們懷著崇敬之心走進了這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傾聽朱德,葉劍英,等無數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感受他們的愛國主義事跡。
在聽完講解員對于國葬第一人的護國將軍蔡鍔的生平事跡描述后,不少同學都眼含熱淚,感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意義,表示會在新時代用自己的方式去延續熱愛祖國的信心之后的薪薪火種。
接著,團隊成員們懷著崇敬之心走進了中共云南地下黨建黨舊址,在講解員的介紹下成員們了解到,1926年,李鑫,吳澄,周霄,楊靜珊等幾個年輕的共產黨員秘密來到這里,憧憬著即將開始的革命旅程,云南第一次黨員會議就在這里正式拉開了帷幕。
團隊成員也了解到,這次會議中帶來的政策決定建立中國共產黨云南特別支部,成為了未來云南解放斗爭的新起點,小小的街巷承載了改變歷史的宏偉力量。成員們不僅體會到了革命烈士們英勇無畏敢為人先的民族精神,也感悟到了他們忠于黨,忠于人民無私奉獻的時代精神,更學習到了他們以青春之我,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鏡頭跟隨著團隊成員們的腳步來到安寧八街龍洞村周邊,在這里,團隊成員們正在重走新時代的長征之路,感受革命先烈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無畏精神。團隊成員們通過線上學習與線下探訪實踐,將理論知識與紅色歷史感悟相結合,走進一個個書本里的紅色歷史故事,述往思來,向史而新。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蘇大學子從歷史看向未來,必將以“知所從來”的定力,“識其所在”的清醒,“明其將往”的自信,從云南紅色革命歷史中汲取力量,為傳承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圖為部分團隊成員在雁塔村的合照。通訊員 劉馨怡 供圖
撰稿人:柳楚晗
供圖人:成一涵 劉子琦 劉馨怡
審核人:劉馨怡 劉子琦 陳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