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跟上時代腳步,做能源道路上的領航者,我們旨在探索在能源開發中如何平衡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分析清潔能源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以及探討如何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新能源學院7月19日下午于基礎樓C431舉行“能源先鋒實踐隊”出征儀式,此次實踐以“新‘能’護生實踐隊實地調研”為主題,探討如何深入探究雙碳背景下我國能源轉型與三北工程區的配合現狀及未來計劃。學院黨委副書記郭杰、團委書記穆海濤、指導老師張子良、學院輔導員孔令劍出席活動,會議由能源先鋒實踐隊負責人王奕棟主持,學院重點實踐隊成員代表參加會議。
團隊合影 陳同鑫攝
會議伊始,主持人王奕棟向我們介紹了能源先鋒實踐隊。能源先鋒,即在能源領域中走在前列,引領創新與發展的領軍者和為解決能源挑戰而不斷探索和創造的先行者。實踐隊以“重走長征路,尋找初心能源”、“探流尋瀾,助力西部開發”等為實踐主題,5年來累計前往30余地。從“重走長征路,尋找初心能源”的黃河入海口東營到“探流尋瀾,能源科普入社區”的硅電研究中心淄博,再向西北出發“西部碳能,助力西部開發”的寧夏等地區光電風電研究中心,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新能源人心中的能源精神不斷傳承,形成了學院獨特的能源夢,只有在夢這條道路上一以貫之守初心,堅持獨有的能源精神,從全國不同地點、不同企業中吸收當今發展的現狀,尋找能源在“新”與“舊”之間的轉換和聯系,才能在先鋒的路上越走越遠。能源先鋒實踐隊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將黨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確保能源安全。”銘記于心,積極相應習近平總書記隊“雙碳”發展的講話,做好新時代的能源工作。實踐隊成員也將發揚吃苦耐勞精神,在實踐中現真知,在磨礪中守正創新,努力成為新時代扛起能源重任的好青年。
能源先鋒——“西部碳能”實踐隊 王奕棟攝
按照“一年一地區”的實踐計劃,我們每年暑假都會選取一片生態敏感性地區作為調研對象,持續開展地區能源調研工作。今年,我們選定“三北工程區”作為調研的首個地區。三北工程區,即中國北方生態環境治理工程,是中國政府為改善和保護北方生態環境而實施的重要工程項目。選題計劃調研企業超過十家,主要集中在內蒙古以及河北地區。通過實地調研這些能源企業,我們旨在探究在“雙碳”戰略的關鍵期和窗口期,我國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行業與生態防護、能源轉型相結合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實踐隊成員開會規劃 陳同鑫攝
會議中,能源先鋒實踐隊隊員、薪火傳媒中心骨干蘇亦蕊、陳同鑫分別對省外線路和省內線路進行了領學。他們詳細介紹了各個實踐地點的情況及相關的企業文化內涵、能源實際情況,為之后開展實踐活動做了充分的理論準備。
實踐隊成員陳同鑫進行領學講解 王奕棟攝
隨后,郭杰作出征儀式動員,對實踐隊成員提出了相關行為規范,進行了相關工作的指導與建議。他從實踐隊的初心出發,向隊員們明確了此次實踐活動的任務與目標,提出了“在實踐中找一條主線”和“從山東出發、服務于山東”的規劃,強調本次社會實踐的根本目的是對三北工程區能源企業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處置以及發展狀況進行了解,他結合以往實踐隊的實踐經歷做總結發言,講述了他們在實踐中發生的趣事,引導隊員們從不同思維方向進行主動思考,讀懂能源發展在國家發展中的重大作用,更要明白我們身上背負的責任與擔當,并為團隊出征授旗,隊長王奕棟鄭重地接過這面象征團隊使命和榮譽的旗幟。
郭杰為實踐隊出征講話 王奕棟攝
出征儀式順利結束,團隊成員將于7月28日前往天津、河北、內蒙古及山東省內相關地點開展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