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指示,助力鄉村振興,7月29日至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暑期實踐團隊“彝盟知行隊”奔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開展了以“重踏彝海結盟路,鄉村振興健康行”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彝海結盟”是紅軍和彝族同胞在民族團結史上廣為流傳的一段佳話。實踐隊以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為抓手,于當地民族團結進步節、火把節、建軍節三節交織共慶之際,重踏“彝海結盟”之路,在涼山地區開展實地調研、宣傳教育、聯誼晚會、慰問老兵、醫療援助等實踐活動,深入彝族同胞,加強各民族溝通交流。在深入理解和傳承“彝海結盟”的精神、提高涼山各族人民團結意識的同時,提高少數民族健康衛生教育科普率,助力鄉村振興,探索并總結出一套全方面、多維度、深層次、可推廣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衛生健康與民族團結宣教模式。
開篇:火把之光,照亮團結之路 7月29日晚,當第一縷星光悄然灑落在西昌市上空,一場盛大的火把節慶典正緩緩拉開序幕。實踐隊成員們帶著好奇與敬畏,踏入了這片熱情如火的土地。火把節,作為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之一,象征著光明、勇敢與豐收。火光中,彝族同胞身著五彩斑斕的傳統服飾,手舉熊熊燃燒的火把,圍繞篝火載歌載舞,歡聲笑語回蕩在夜空。實踐隊成員們迅速融入這熱烈的氛圍中,與當地居民手拉手,共舞同歌,那一刻,心與心的距離被無限拉近,民族團結的種子在每個人心中悄然生根。
實踐隊無人機航拍記錄火把節當天載歌載舞的人群。陳東供圖
緬懷歷史,感悟彝海結盟精神 7月30日清晨,實踐隊成員們迎著朝霞,前往月城廣場紀念碑,這里是彝海結盟歷史記憶的見證。站在莊嚴的紀念碑前,大家肅立沉思,通過講解員的深情講述,仿佛穿越回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歲月。彝海結盟,不僅是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的光輝典范,更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共同御敵的歷史縮影。
下午,實踐隊一行前往冕寧縣,和一支少年軍校學員隊伍一同參觀了當地紅色冕寧紀念館,這是一片承載著革命先烈英勇事跡的圣地。館內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生動的圖片,無聲地講述著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在參觀過程中,成員們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參觀者交流心得,共同緬懷先烈,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愛國情懷。該少年軍校學員隊伍由一位老兵帶領,孩子們稚嫩卻堅定的眼神中閃爍著對國家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憧憬。實踐隊成員們與他們在館外廣場上彝海結盟的雕塑前合影留念,這一刻,兩代人的信念與夢想在這一刻交匯,共同鑄就了新時代的民族團結與愛國情懷。
實踐隊與少年軍校學員隊伍在紅色冕寧紀念館前合影留念。陳東供圖
深入基層,共繪健康藍圖 7月31日,實踐隊的活動重心轉向了深入村寨的實際行動。上午,成員們分組行動,分發民族團結和衛生健康教育宣傳冊,張貼宣講會海報,并尋訪村民收集村民健康需求的相關信息。下午,一場場別開生面的宣講會在村里舉行。實踐隊成員們圍繞民族團結和衛生健康主題,分別開展了“同心共筑中國夢,石榴花開一家親”民族團結主題宣講、“山區常見病防治”專題科普、“生命速遞”急救技能培訓、“共抗艾滋、共享健康”防艾專題科普等宣講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村民們普及相關知識。現場氣氛熱烈,村民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民族同心·鄉村健康行”系列教育宣講現場。陳東供圖
會后,實踐隊家訪當地彝族同胞并實地衛生調研,走訪宣傳民族團結精神,一位彝族老人用質樸的語言表達了對民族團結的堅定支持和對共產黨的由衷感激。
實踐隊家訪彝族同胞,宣傳民族團結政策和衛生知識。陳東供圖
八一建軍節前夕,成員們還在村中家訪慰問了三位彝族老兵,其中一位老兵參加過抗美援老戰爭,墻上掛滿了他的榮譽。他雖已年邁,但精神矍鑠,言談間透露出對部隊的深深眷戀和對家鄉的無限熱愛。
實踐團采訪慰問抗美援老的彝族老兵。陳東供圖
攜手并進,共筑健康防線 8月1日,成員們參與了全民艾滋病普查活動,協助當地醫生為村民們提供免費檢測服務,并捐贈了一批常用藥品。在與當地醫生的交流中,大家深入了解了當地衛生健康狀況及面臨的挑戰,收集了更多關于村民健康需求的信息,為后續的幫扶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助力鄉村衛生振興。
實踐隊向上鄉村衛生室捐贈藥物。陳東供圖
圖為實踐隊參與保障當地全民體檢。陳東供圖
結語:團結振興之花,綻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為期數日的“重踏彝海結盟路,鄉村振興健康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圓滿落下帷幕。在這段旅程中,實踐隊成員們不僅領略了彝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深刻體會到了民族團結的重要性。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青春誓言,為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展望未來,實踐隊成員們將帶著這份寶貴的經歷與感悟,繼續前行在民族團結與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讓民族團結與鄉村振興之花綻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共同繪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畫卷。(通訊員:趙天琦 鄧廣林 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