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旗渠精神,7月5日,河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紅旗渠光榮使命隊”前往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目標是通過參觀紅旗渠紀念館,在實地探訪和學習后,使青年學生們深切感受紅旗渠的偉大歷史意義和背后的精神力量。
2024年7月5日上午九點,在經過簡單的休整之后我們紅旗渠光榮使命隊登上了從安陽市前往紅旗渠風景區的大巴車,兩個半小時的路途中,我們看到了林州市的人文風貌,欣賞到了沿途連綿的山脈。看著蒼翠的山峰和安居樂業的百姓,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紅旗渠水利工程為人民帶來的福祉,給林州市生態環境帶來的變化。
火車途中拍下的安陽林州市 韓夢穎 攝
我們紅旗渠光榮使命隊進入紀念館,映入眼簾的便是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紅旗渠紀念館時作出的重要講話,“紅旗渠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要用紅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干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
實踐團隊隊員認真觀看習近平總書記話錄 林俊衡 攝
在景區門口完成了對路人的采訪以后,我們從采訪大叔的講述中,感受到了他的熱情,同時對紅旗渠之旅有了更深的印象,進入景區內部,我們偶遇了同樣來做社會實踐活動的周口師范學院的同學們,我們互相交流了選擇來到此地的原因,同時抒發了自己的感慨,在雨中我們對此次“三下鄉”活動的會面進行了合影留念。
偶遇周口師范學院同學合影留念 林俊衡 攝
從紅旗渠紀念館出來后,經過一路的探索,在這里我們小組對紅旗渠精神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這16個字,讓我們紅旗渠光榮使命隊成員深刻體會到紅旗渠精神的可貴品質。之后,小隊成員分別探討對這16個字的理解,并在團隊內進行分享,這讓我們對紅旗渠精神的認識更加深刻。
團隊成員在紅旗渠精神指示牌下合影留念 林俊衡 攝
在隊長的帶領下,團隊成員仔細觀看、認真聆聽,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他們看到了林州人民為了改變惡劣的缺水條件,干部身先士卒,群眾團結一心,手拿鑿具開山修渠的壯麗場景;感受到了當年修渠者不畏艱難、艱苦奮斗的精神風貌。
小隊在觀察并進行討論 林俊衡 攝
在“千年旱魔”、“紅旗引領”、“太行豐碑”、“山河巨變”、“精神永恒”等展廳中,學生團隊駐足觀看,被那一幕幕畫面、一張張照片、一臉臉汗水深深打動。特別是看到那些為筑渠而犧牲的太行兒女們的名字時,大家紛紛表示要永遠銘記他們的付出和犧牲。
漫步在紅旗渠紀念館的道路上,紅旗渠光榮使命隊駐足于一座巍峨山碑之前。山碑以遒勁有力的筆觸鐫刻著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英勇犧牲的林縣勞動人民,一筆一劃都承載著歷史的重量,無聲卻強烈地訴說著那段不朽的記憶。這不僅僅是一塊石碑,更是時間的見證者,它時刻警醒著我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牢記使命,傳承不息。
團隊成員討論紅旗渠明信片 林俊衡 攝
參觀結束后,團隊成員紛紛表示,這次活動不僅讓他們了解了紅旗渠的歷史背景和建設過程,更讓他們深刻領悟到了紅旗渠精神的內涵——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這種精神不僅是一種象征,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和創新。他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繼續傳承和弘揚紅旗渠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通訊員:高帥玲
單位:河南工業大學
指導教師:馮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