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讓億萬農民生活得更美好。曲阜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新麥場精神”實踐隊于7月24日在濰坊市臨朐縣嵩山生態旅游區展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此嵩山非彼嵩山。在臨朐縣城南30公里處,一個名叫嵩山的全域景區,雖沒有“天下功夫出少林”的美談,這里卻有“一腳踏四縣,雞鳴聞三市”之稱,又有“濰坊小西藏”的美譽。
實踐團在韋寧老師的帶領下拜訪了臨朐縣嵩山生態旅游發展服務中心,了解到嵩山生態旅游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借力全市打造“齊魯天路”最美自駕游品牌,統籌31個村的資源,以“嵩山1號大道”為突破口,打造一村一品休閑農業,串珠成鏈景觀相連,建設房車露營基地,開辟峽谷漂流項目,發展特色餐飲和民宿,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成功入選“山東省生態旅游區”,成為“齊魯天路”最美自駕游精品線路上的美麗驛站,走出一條生態風景路、鄉村振興致富路。對此實踐團深入嵩山生態旅游區綻開調查研究,以此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為群眾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打造一村一品休閑農業實踐團首先拜訪嵩山生態旅游區管委會,與嵩山生態旅游發展服務中心黨委書記、郭主任進行了交流,郭書記介紹為打造“和美嵩山”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管委會整合惠民綜合體、鄉愁記憶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鄉村書屋等資源建成了嵩山鄉村會客廳,配套了紅色文化、非遺傳統文化、農產品展示中心和民宿、露天帳篷等服務設施,為群眾提供更多優質服務。
![](/d/file/50a0a6a43c55c11deba442aa70d8aa4c.jpg)
實踐隊與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朱局長交流得知,實踐隊明白了要始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文化活動為著力點,以志愿服務為重要形式,積極打造符合標準規范、成果落地見效的品質文化生活圈,群眾步行15分鐘即可就近享受空間美化、功能優化、服務優質以及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務的空間地域,不僅讓群眾成為受益者,更成為參與者。
以嵩山1號大道,串聯起綠水青山緊接著,實踐團跟隨黨委人員來到了嵩山一號大道。步入大道,映入眼簾的是有一條氣勢磅礴的盤山公路,像一條彩色的飄帶,鑲嵌在崇山峻嶺之中,這條山路就是“嵩山1號大道”。據實踐團了解“嵩山1號大道”全長66公里,以仲臨路為軸,由環山路段“天虹路”和順河路段“玉帶路”兩部分組成,總投資1.5億元。這段路穿林海、跨溝壑、環峻嶺,氣勢恢宏,串聯起沿線的綠水青山,被贊譽為嵩山的“天路”。
圖為嵩山一號大道。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萍 提供。
實踐團認為這條路不僅是臨朐縣環西南部鄉村旅游專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嵩山1號大道”與“齊魯天路”緊密連接,帶動美麗鄉村建設快速發展,嵩山旅游區現有“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山東省景區化村莊”4個、省級美麗鄉村4個、市級美麗鄉村7個,縣級美麗鄉村實現全覆蓋。“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齊魯嵩山春季鄉村游”入選2024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春季)精品景點線路,全省僅有2個。足以見證嵩山1號大道串聯起了綠水青山,帶動鄉村振興快速發展,、將嵩山等主要景點的有機串聯、無縫對接,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暢途。
觀覽淹子嶺房車露營基地,暢玩齊魯嵩山峽谷漂流實踐隊在臨朐西南邊陲淹子嶺村看到,坡上坡下婀娜絢爛,緋紅漫山。山下便是碧波粼粼、群峰倒影的嵩山水庫,小舟點點,湖光山色,勝似江南。醉人的花海美景讓人身心愉悅,前來爬山賞花的游客絡繹不絕。眾所周知,淹子嶺村素有“一腳踏四縣,雞鳴聞兩市”之稱,淹子嶺海拔876米,被譽為山東海拔第一村,時有云海奇觀。根據村委會記錄史實踐隊了解到2016年引進房車露營旅游項目,房車露營基地建在淹子嶺之巔,是全省海拔最高的標準化房車露營地,營地周邊建設懸崖棧道等多處景觀。淹子嶺村黑小米營養價值高,成為廣大游客汽車后備箱的常帶物品。距離淹子嶺房車露營公園20分鐘車程。
圖為嵩山峽谷漂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王萍 供圖。
實踐團還從村委口中得知齊魯嵩山峽谷漂流于2022年成功運營,
![](/d/file/f05c26789393cfdcd08424b3b6e47778.jpg)
這是目前全省最長的河道自然漂流,筏體大、體驗感佳、互動性強,被譽為“齊魯第一漂流”,人氣火爆,進一步提升了淹子嶺房車露營公園的知名度。《“漂流”讓山水“流金淌銀”》作為“齊魯天路”旅游案例,被推薦申報2023年全國文化和旅游市場管理創新典型案例;《以路為基,“1號大道”鋪就幸福坦途》入選2023山東省旅游公共服務典型案例。
![]("C:\Users\24869\Desktop\圖片5.jpg")
實踐隊最后總結到嵩山自然資源得天獨厚,人文歷史博大精深,鄉村物產資源富饒,山村風景秀麗別致,是生態之源,康養圣地。嵩山,‘齊魯天路’上的美麗驛站,歡迎全國各地游客前來旅游打卡。讓實踐隊成員們感到了山區百姓人勤心善、熱情好客。實踐團明白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鄉村振興是以農村經濟發展為基礎,包括農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態等在內的鄉村發展水平的整體性提升。實踐隊將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一件好事做實,把每一件實事做優,將以文化引領旅游、用旅游繁榮文化,真正讓文化‘活’起來、旅游‘火’起來,加快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