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在“文博熱”持續、“文創風”勁吹的當下,弘揚傳統文化刻不容緩,而石雕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藝術和人文價值。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國家建設文化強國的號召,了解石雕工藝魅力和傳承情況,促成傳統技藝的再創新與再發展,曲阜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新麥場精神實踐隊于2024年7月13日拜訪了了石雕大師杜慶收先生,實地感悟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的麥場精神在新時代的延續與發展,為推動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杜慶收老師以儒家文化視為創作的起點,巧妙地選取尼山石作為依托,憑借精湛的石雕技藝,把源遠流長的儒家傳統文化與獨具魅力的石雕文化精妙地融合在一起,讓每個石雕作品都能“活起來”,充滿靈動之美。這種擁有創新進取之魄力、展現嚴謹精確的之態度的石雕精神,與社會實踐隊大力弘揚的新麥場精神不謀而合,創新文化傳播的有效手段,開拓創新知識運用的多元途徑,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將結合,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參觀工作室,體驗石雕魅力社會實踐隊在指導老師韋寧的帶領下來到杜慶收老師的工作地點參觀,杜慶收老師和他的工作人員熱情接待社會實踐隊,一進大門引入眼簾的是一座座栩栩如生的石雕,小院里都擺滿了大型的石雕,每個石雕人物大約2米高,每一件作品都仿佛擁有自己的靈魂,它們千姿百態,或粗曠豪放,或婉約細膩,無一不展示著杜慶收老師高超的技藝和獨特的視角,也讓實踐隊員切實感悟了杜慶收老師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敬意,以及背后所內涵的石雕精神與實踐隊弘揚的嚴謹精確的新麥場精神的巧妙融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參觀杜慶收老師的工作地點,不僅是讓青年學子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著眼于未來,要讓青年學子們學習這里面蘊含的堅持不懈、創新進取的石雕精神和新麥場精神,將學術理論與文化實踐相結合。
圖為杜慶收老師帶領參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徐子怡 攝
領略老師作品,觸摸石雕靈魂實踐隊員們在杜慶收老師的帶領下進入地下收藏室,一進入收藏室,首先看到的就是滿屋擺放的精雕作品,這些作品比小院里的作品更精致細膩,體積也比小院里的作品小得多。這些作品都是采用曲阜當地特色尼山石為原料制作,每個作品背后都有自身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有關于孔子及其弟子在日常生活發生的事,并且這些作品都是杜慶收老師結合史書與自身對故事的理解結合創作而成的。仔細觀察,每個作品里的人物仿佛擁有自己的靈魂,他們的神態各異,人物的面部表情細致入微,服飾的紋理清晰可見。石雕背景同樣令人嘆為觀止,山川樹木等元素錯落有致,相互映襯。整個石雕作品在光影的交織下,凸顯出作品的立體感和層次感,使其具有了生命,講述著其自身傳達的故事與情感。
圖為杜慶收老師作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徐子怡 攝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杜慶收老師耗時九年創作完成的《孔子圣跡圖》系列石雕。這一系列作品不僅在工藝上達到了極高的水準,更是將儒家文化的深厚內涵展現得淋漓盡致。通過細膩的雕刻手法和精心的構圖,杜慶收老師讓古老的故事在石頭上重新煥發生機,讓實踐隊的隊員們仿佛穿越時空,與孔子進行了一場心靈的對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要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杜慶收老師能讓石雕會“說話”,讓石雕文化從歷史中走出,使石雕技藝更貼近現代生活,讓石雕作品傳達背后所蘊含的文化故事更通俗易懂。正如絢麗多姿的中華文化,傳承千年歷久彌新。
觀石雕工藝,品匠心精神實踐隊又走進了杜慶收老師的工作地點,他向實踐隊展示了雕刻的工具以及雕刻的過程。由于尼山石材質較軟,市面上沒有合適的工具,他現在所用的雕刻工具都是杜慶收老師親自制作的。他的工作地點很簡陋,周圍的環境嘈雜混亂,蚊蟲滿天飛,肆意叮咬著杜慶收老師的肌膚。在這個惡劣的條件下,杜慶收老師卻仿佛置身于另一個安靜的世界,專心致志地完成他的作品。他專注于眼前的石料,手頭的工具一刻也未停歇,他與石雕作品融為一體,心無旁騖,這展現的不僅僅是他用自己的執著和熱愛書寫著對石雕藝術的不懈追求,更展示出一位老師非凡的定力和對藝術的虔誠。杜慶收老師以刻刀為筆,將孔子故事和中華傳統文化雕刻在尼山石上,這體現的就是實踐隊想要傳承和弘揚的石雕精神和新麥場精神,將學術層面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再創新再發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論文書寫在中華大地上。
圖為杜慶收老師給社會實踐隊講解。中國青年網通訊員徐子怡 攝
杜慶收老師告訴社會實踐隊隊員: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其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隊員對杜慶收老師的話感受頗深,這句話既是杜慶收老師讓年輕人傳承石雕工藝,也是讓年輕人繼承和弘揚石雕背后的精神內涵,這體現了杜慶收老師對未來年輕人的期許。
圖為社會實踐隊與杜慶收老師的合照。中國青年網通訊員徐子怡 攝
經過這次社會實踐,實踐隊員們深刻認識到,藝術不僅僅是美的表達,更是文化傳承和精神傳遞的重要載體,也讓隊員們明白了真正的藝術成就并非來自于舒適的環境和順遂的條件,而是源于內心深處對藝術的堅定信念和不懈追求。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青年學子們要深入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參與文化實踐活動,在感悟文化魅力的同時,要學習文化所蘊含的精神,如同杜慶收老師身上堅持不懈、執著創新的石雕精神,和嚴謹精確、團結協作的新麥場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青年人應當勇立潮頭,以堅定的信念、扎實的行動,讓優秀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書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絢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