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鄉村探尋發展,天文知識浸潤心靈
7月17日靈璧電(通訊員 張超 楊蘭奧雄 張功禮)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旨在通過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防止規模性返貧。在這一背景下,三下鄉活動作為大學生深入農村、服務基層的重要實踐,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7日早晨,中國礦業大學“批星戴夢”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了靈璧縣靈光村了解了當地發展情況,并前往靈光村“苗苗幼兒園”開展了天文知識科普活動。
為確保實踐活動順利開展,實踐團首先與靈光村的三位駐村干部進行了工作交接,并了解了靈光村的發展歷程。三位領導向實踐團成員介紹了靈光村以及幼兒園的基本情況,說明了開展活動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
圖為駐村領導向實踐團成員講解相關情況 通訊員 張功禮 供圖
隨后,實踐團成員前往苗苗幼兒園布置器材,準備相關講解內容。
首先,實踐團成員進行了天文知識的講解,第一部分是對于銀河系相關知識進行整體科普,主要內容包括太陽與八大行星的位置、大小、特點等,向小朋友們介紹了了八大行星的分類、如何識別八大行星,并科普了有關公轉、自轉周期的相關知識,讓小朋友們了解了有關于“年、月、日”的由來。
第二部分是有關于月球的相關知識,主要內容包括:月球的來源、人類的登月歷史、我國的探月工程發展情況、月球上的資源以及未來向月球移民的可能性等;同時,在科普的過程中,講解員還引入了中國神話故事如嫦娥奔月等,傳播了中華傳統文化,讓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浸潤小朋友的心靈。
通訊圖為講解員講解八大行星的分類 通訊員 楊蘭奧雄 供圖
圖為講解源講解人類的探月歷史 通訊員 楊蘭奧雄 供圖
在講解途中,實踐團成員為小朋友們準備了零食和牛奶,并積極和小朋友們進行互動,小朋友們對于天文知識表現出強烈的喜歡和探索欲。在講解結束后,紛紛上前觀看圖片,向講解員詢問相關知識。
圖為講解員向小朋友講解如何區分八大行星 通訊員 楊蘭奧雄 供圖
圖為小朋友上前觀看太陽系各大行星的位置示意圖 通訊員 張功禮 供圖
在講解結束后,實踐團成員為小朋友分發了明信片,小朋友將自己的問題、了解到的天文知識寫以及自己的感受和收獲寫下來、畫下來,也有不少小朋友紛紛表示自己以后想成為宇航員、科學家。
圖為實踐團成員向小朋友發零食通訊員 張功禮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小朋友一起完成明信片的制作 通訊員 張功禮 供圖
活動的最后一項,實踐團成員將天文望遠鏡組裝好,并帶領小朋友通過尋星鏡觀察近處的參照物。由于天氣不佳,且處于白天,不能直接進行天體的觀測,但小朋友們熱情高漲。
圖為小朋友使用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通訊員 張功禮 供圖
相信此次天文知識科普活動一定能在小朋友們的心中留下難忘的經歷,也為他們打開了天文知識的大門。同時,實踐團成員在講解過程中引入的中華傳統文化以及中國的探月發展歷程,也讓小朋友對于國家的太空戰略有了初步了解。
圖為合影留念通訊員 張功禮供圖最后,實踐團成員、幼兒園的老師們、小朋友們以及三位駐村領導合影留念,紀念此次活動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