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養老質量,為老人構建一個和諧、溫馨的銀齡怡所,1月20日,曲阜師范大學魯韻頤養實踐隊于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沙河鎮路旺原家村開展“網格化鄰里互助養老”模式實踐活動。基于路旺原家村留守老人數量眾多、人口老齡化嚴重、養老服務需求增多等現狀,曲阜師范大學魯韻頤養實踐隊科學策劃并有序開展“網格化鄰里互助養老”模式實踐活動,整合鄰里資源,搭建起農村互助養老的溫情網絡。
活動伊始,實踐隊成員對老人進行信息調研與登記,內容涵蓋年齡、健康狀況、家庭結構、興趣愛好等方面,以此了解老人的實際需求,為后續精準化、個性化的互助養老服務奠定基礎。隨后,隊長于子涵采訪志愿者代表朱文英,了解到路旺原家村已取消污染嚴重的塑料相關產業并建成“敬老工程·愛行禮運鄰里互助公益產業平臺”,志愿者為老人提供打掃衛生、陪伴聊天、陪護看病等服務,而對于高需求老人,志愿者則會每天對其看望一到兩次。最后,為了解“網格化鄰里互助養老”模式的影響力,實踐隊員采訪鄰村村民于澤亭,他表示在這種模式下,志愿者能夠幫助有需求的老人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此外,多人幫扶一位老人可避免忙不過來的情況,推動村里養老事業的發展。
圖為鄰村村民于澤亭接受采訪。于子涵 供圖
曲阜師范大學魯韻頤養實踐隊在路旺原家村開展的“網格化鄰里互助養老”模式不僅有利于改善老人們的生活質量,還有利于為農村養老模式的創新提供寶貴思路。未來,希望有更多力量投身養老服務,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以網格為紐帶緊密連接鄰里,攜手共筑溫暖港灣,讓老人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