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和考公的選擇前,應該怎么辦?
發布時間:2024-09-19 閱讀:
時光的河總是往前走,畢業生畢業后,大三的學生就已經變成準畢業生了。
考研、就業、創業、考公等這些關鍵詞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出現在面前,成為大家的一次需要直接面對的選擇。
和幾位大三的同學交流過,也會問問他們的選擇,也會談談自己的想法,尤其是考研和考公。
考研,我以為是作為二本院校畢業生的一項比較好的出路,或者是高質量就業的一種方式。
考研可以提升二本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可以通過學歷提升、學校變化來增強自己的硬核實力,有機會可以碩博連讀,畢業后留在高校當老師,或者繼續去考事業單位或者到職業院校考編,或者考高校輔導員,都有了相應的“考試門檻”。
考研的錄取比例還是可以的,除了推免的之外,對于二本院校來說,20%的同學可以到高一級學校繼續深造。
全國考研的人數在后疫情時代突飛猛進,就業壓力和形勢變化疊加后造成了考研大軍一定程度上的“內卷”。
從教育部公布的數據來看,2023考研人數為457萬,創下了歷史新高,全國各高校研究生招生總人數預計為120萬左右,落榜的人數超過300萬。
2024年考研人數肯定不會少,未來只會更多,但是讀研后可以擴大朋友圈、提升就業質量、獲得更好發展的共識已經成為大家堅持的理由。
雖然難,但是還是有很多同學愿意克服困難、挑戰自我,全力以赴投入復習,讓自己按期、如愿上岸。
選擇考研,我以為是二本學生高質量就業的最佳路徑,從職業發展的長遠和格局來看也是最優化的。
考公、考編制,在后疫情時代已經成為很多同學的另一項選擇。
對于二本院校的同學來說,這條路其實蠻艱辛的。
2023年國考152.5萬人實際參加考試,錄用比41:1,這個比例還是讓人覺得挺“驚悚”的。
為什么要選擇考公、考編制呢?
一部分同學的回答是工作穩定,是鐵飯碗,是權力運行機關的金飯碗,還有一部分同學說是父母讓自己考的,覺得很多行業都不穩定,尤其在疫情期間,只有進入到體制內才是穩定的。
父母的考慮是沒有錯的,同學們的選擇也沒有什么問題,但是我想問,從事考公、考編僅僅是為了崗位么?是不是還應該有家國情懷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呢?
公務員工作穩定,一般不會被炒魷魚,社會地位高,福利待遇很不錯,什么都是及時發放。但是其中的弊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針對本科學歷的二本學生,容易滋生惰性,職業發展的路徑不是很多,在干部提拔的時候學歷層次的硬傷就會顯而易見。
即使考上了,大概率也會在事業單位的最基層,固然不能說農村鄉鎮不好,但是一定程度上想要更好的發展還是比較困難的。
有些同學在大學期間也僅僅是普通同學,缺乏擔任學生干部的經歷,那些隱性的管理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可能會有缺失,那些大局觀、服務觀可能還不夠全面,而這些,不是僅僅靠上輔導班、多做題就能短時間提升改變的。
從我掌握的數據來看,有考上的同學,但是屈指可數,絕大多數同學第一年沒有上岸,有的同學考了三年依然磕磕碰碰,沒有如愿。
對于同樣是要系統復習迎考的考研或者考公,與其考上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后,想要更好的發展還要讀研,那還不如趁著“智力充沛”和“腦路清晰”,一步到位讀研,豈不是更好?
研究生畢業,你照樣可以考公、考編制,包括選調生、大學生村官等,研究生的起點肯定要比本科生要高。
既然都要花時間花精力,那就要好好問問自己,到底適合那一條路,有沒有那種氣場和口才,而不是僅僅是做題,如果僅僅是做題,那就走學術科研的路,持續提升,照樣可以熠熠閃光。
當然,這僅僅是我作為輔導員的一些個人觀點,也只能提供一些建議。
怎么選擇,不僅僅看你的內心,更要看你的堅持,時間是公平的,比例是不一樣的,錯過了時間就會錯過了發展,因為結果不會演戲。
其實,不管怎樣的選擇都要合乎自己的學習成長實際,選擇了就不要后悔,往前走一直要努力,坦然去迎接成功或者失敗,這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成長。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大學學習推薦
- 致:無緣保研而心有不甘的你
- 這幾天保研推免消息陸續推出,又是一個“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日子。也許當你看到這個消息時,你正落寞的想著推免資格中為什么沒有你的名
- 09-19
- 保姆級考研備考指南助你一臂之力
- 目前是研究生報名階段,同學們咨詢擇校、復習技巧等問題比較多,根據河北師范大學匯華學院理學部往屆學生的考研經驗和實踐,總結了七點
- 09-18
- “四大法寶”助你緩解考研壓力
- 保研結果陸續揭曉,又到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時刻。有的同學穩扎穩打,已然“上岸”;有的同學“擦線落榜”
- 09-18
- 和考研沖刺階段的你們談談心
- 2024屆考研報名已經結束,報考院系和專業都已經網上最終確認,距離正式筆試還有2個月不到的時間。
- 09-18
- 心理學考研312備考攻略
- 心理學學碩統考初試中101思想政治理論占比100分、201英語占比100分、312心理學基礎占比300分。
-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