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hatGPT、Stable Diffusion(AI繪畫生成工具)的爆火,一陣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了眾多領域。影視創作更是其中的熱門賽道。
在廣州大學眾創空間的辦公桌前,廣州智影隨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廣州大學在讀學生劉之童在電腦上輸入了她為視頻腳本所構思的幾個關鍵詞,在短暫的等待過后,屏幕上出現了根據這些關鍵詞所生成的視頻腳本。電腦上搭載的是她和幾個同學自主開發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平臺,它能夠根據使用者給出的提示詞生成完整的視頻腳本。
這位00后女孩在去年投身AIGC藍海,和幾位同學創辦了一家名為廣州智影隨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影隨行”),借助自研的人工智能工具進行視頻創作。僅創業1年,公司營收就已過百萬,目前已申請10項國家專利、授權6項軟件著作權。在競爭激烈的AIGC賽道,這群00后學生如何突出重圍?日前,記者走進廣州大學創新創業學院一探究竟。
創業1年何以營收百萬?
“2022年末ChatGPT爆火之后,我認識到AI(人工智能)跟各個產業的融合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所以我們也想利用這個契機找到一個AI介入的方式,快速地完成我們的影視創作。”劉之童介紹,2023年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她與幾位同學一同成立了智影隨行公司,致力于利用AIGC技術推動宣傳片創作革新。
學習播音主持專業的劉之童是團隊的主心骨。“我們創業團隊,大部分是本校同學,他們來自軟件工程、人工智能、廣播電視、新媒體技術等不同專業,大家各司其職,一起努力。”劉之童介紹,目前公司共有15人,其中有10人來自她的同學團隊。
如今市面上的AIGC類型企業不在少數,作為學生創業團體,他們如何突圍?劉之童介紹,目前很多AIGC企業傾向于“大而全”,推廣的是通用大模型,生成內容比較廣泛。而智影隨行團隊則專攻“小而精”,專注于研發行業垂類應用模型,在數據采集階段就明確了以宣傳片數據為主的方向,確保最終生成的模型能夠更好地服務公司的宣傳片制作業務。而在宣傳片制作領域,他們將業務重心放在“民航和高速公路”這一細分領域,能夠讓有限的精力更快地把握住客戶的需求。
瞄準賽道后,技術創新是沖刺關鍵。劉之童用“123”來概括他們自主研發的技術平臺:1大技術底座、2大系統以及3項核心技術。其中,1大技術底座就是數據集,2大系統就是內容創作系統和語音生成系統,3項核心技術是文生文、視頻生成、音頻合成技術。
“我們創業1年多,已經拿到了很多訂單,年營收已經超過百萬了。”劉之童笑著向記者說道。在不久前的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2024)中,智影隨行團隊獲國賽銅獎、省賽金獎。
AIGC背后兩代人的創業之路
劉之童創業成功背后,有一個重要的引路人,那就是她的父親。
“我爸爸也是做影視行業的,但他們的創作流程比較傳統,我想突破傳統,用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創新。”劉之童介紹,目前AI給各個行業帶來變革,影視行業也不例外,如何借用AI實現產業轉型和升級,這是她想要突破的方向。
“其實創業沒有那么簡單,會面臨很多問題,比如要帶團隊、跑市場,不是光有技術就行。”劉之童說,在創業過程中,父親給了她許多幫助,除了資金支持外,還會給她分享“生意經”,帶領她去了解傳統影視創作背后的邏輯原理,讓她更有針對性地了解行業痛點,進而去突破解決。
隨著公司的經營發展逐漸穩定,學業與創業兼顧的壓力也時常讓劉之童忙得焦頭爛額。“像我在去年的期末周時,每天既要復習又要忙公司的事情,特別累。”劉之童表示,雖然學生創業不容易,但取得成果時的那種喜悅和成就感是無可替代的。
談及未來,劉之童說她將繼續堅持在創業的路上,不斷深耕AIGC領域。“我們知道AI的迭代速度是非?斓,我們怎樣才能一直站在時代浪潮最前沿,這需要不斷學習,未來我也會在交叉學科方面繼續努力。”劉之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