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厭倦了格調,也就厭倦了生活。
你是否問過自己生活儀式感的意義是什么?
生活里的儀式感,來源于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心中的念想。就像有人會選擇三分鐘泡面,但也會有人愿意選擇三小時煲湯。也像攝影,攝影不在別處,當下就是我們最好的素材。每個人的儀式感都不一樣,但我們對于生活那種滾燙的熱愛是一樣的。
儀式感,古今有之。相愛的兩人有成親儀式,志同道合的好友有結拜儀式,向別人請教典籍知識有拜師儀式,戰士出征有軍禮,男子成年有冠禮,女子到了出嫁年齡后有及笄之禮。時代在變,儀式感也在變。就像神話雖然不存在了,可是神話式的圣潔性依舊還在。儀式感讓生活成為了生活,用認真莊重的態度去對待生活里那些平淡無奇的日子,發掘和感悟這些細微日子里的不同之處,讓原本平淡無奇的日子賦予新的意義。
儀式感是你擁有的浪漫因子。雨落中天,古今有之,聽著耳邊淅淅瀝瀝的雨滴聲,便能喚醒你對于美好季節的回憶。在那熙熙攘攘的日子里,你能用儀式感擊退生活那灼灼縈繞的疲倦,不悲不嘆。是你心滿意足的關掉燈后,擁著萬家閃爍的燈火入眠,沉沉地墜入夢鄉。
也許現在你生活一地雞毛,朝九晚五辛辛苦苦地工作,家里與公司兩點一線,簡單枯燥又煩悶,無力。但回家后,你可以沏一壺茶,泡一泡,聞一聞,品一品,放松身心。適時的放松后,你還是可以選擇那樣滾燙的人生,去追求自己的詩與遠方。
那么儀式感是什么?是當你身處黑暗,你不會抱怨黑暗,而是用光亮去點綴黑暗。是記錄生活點點滴滴的每一張張照片,是你編輯分享發送的每一條條朋友圈,是你送給別人的一張張節日祝福卡片。
其實在你不斷追求儀式感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你擁有了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你不會覺得自己是邊緣人,一個平平無奇,生活平平淡淡的人。你會帶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無限期待,你會感覺自己真真切切地活著
儀式可以很微小也可以很宏大,而儀式感卻是一個人浸透到骨子里的溫柔與對生活滾燙的熱愛。如果沒有這種儀式感,人生只不過是干巴巴的沙漠,干裂的土地,破裂的瓷紋一般,毫無生機浪漫可言。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曾焱冰說:“儀式感,讓平凡的日子,也可以散發出光芒。我們需要不斷慶賀眼前的美好,方得以無畏前行。愛和美,是我們能對庸常生活所做的最大的改變和不妥協。”其實儀式感的本質,就是愛和珍視,就是幸福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