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白喜事觀念新,移風易俗發展好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2024年7月19日,燕山大學“紅白喜事觀念新,移風易俗發展好”暑期實踐團自燕山大學出發,前往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隔河頭鎮花果山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學生回信精神,響應“要切實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大力推動移風易俗”的號召,倡導村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有效遏制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不斷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燕山大學“紅白喜事觀念新,移風易俗發展好”暑期實踐團深入山村,實地探訪,用實際行動去推進文明鄉村建設,促進鄉村振興。
一、宣傳引導,筑牢文明根基
7月19日,燕山大學“紅白喜事觀念新,移風易俗發展好”暑期實踐團深入花果山村部進行了紅白喜事新觀念宣講。實踐團聯合青龍滿族自治縣縣委社會工作部、縣司法局、隔河頭鎮政府向廣大村民詳細介紹“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它喜事‘減肥瘦身’”的重要意義,團隊成員以通俗易懂的話語介紹了有關紅白喜事的新觀念以及當地政府發布的相關通告,擴大宣講的影響力,筑牢文明鄉村根基。
二、實踐行動,點亮文明火種
7月20日,宣講結束后,暑期實踐團成員向花果山村村民發放300份調查問卷,村民積極參與,填寫調查問卷。通過對村民填寫的問卷匯總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大多數村民已經摒棄了鋪張繁瑣的紅白喜事流程,得力于當地政府主動擔當,引領群眾廣泛參與,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生子旭、王優優等同學就移風易俗相關問題對村民進行個別訪談,并向村民講述婚姻應拒絕高價彩禮,典禮儀式簡單操辦,拒絕鋪張浪費以及盲目攀比,在減輕負擔的同時倡導簡單、淳樸、文明的新風尚。在調研的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向村民們擴大宣傳,倡導以注重感情交流、文明簡約的新形式操辦紅白喜事。
三、制度建設,長效保障文明
7月20日,實踐團成員協助縣司法局工作人員發放百余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并耐心地為現場村民解讀有關規定,詳細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實踐團深化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實踐,助力促進提高村民文明素養,培育良好社會風尚。7月21日-7月22日實踐團成員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深入分析和集中探討,將村民充分認識到紅白喜事移風易俗的重要性,并愿意為之付出個人實際行動的良好態勢結合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是到田間地頭接地氣的、注重老百姓傳統情感的宣傳形式反饋給村部工作人員,助力后續形成“積淀深厚共識、有力推進工作”的良好氛圍。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只有我們與時俱進移風易俗,積極摒棄落后習俗,樹立文明新風尚,才能讓社會風氣更加健康向上,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和諧。實踐團成員將繼續深入鄉村,開展實地走訪,加大宣講力度,鞏固實踐成果,與相關工作人員攜手同行,共同書寫移風易俗的新篇章,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新一代的青年必將不負韶華,砥礪前行,在新時代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