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童伴教育 厚植成長根基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研究生2025年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發布時間:2025-01-22 閱讀:
2025年1月12日——14日,西南大學教育學部2025“育見·綿陽”研究生寒假社會實踐隊聯合綿陽市花荄鎮文星社區共同開展了“童伴之家”主題教育活動。實踐隊員們分別圍繞民族文化與美育、防校園欺凌與自我保護教育、兒童性教育與防拐防騙教育三大板塊進行主題活動的組織與設計。
以羌韻為墨、繪就美育畫卷
2025年1月12日,實踐團隊融合羌族傳統文化與新春氛圍展開美育主題教育活動。當地的北川羌族自治縣作為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孕育著豐富的羌族文化,對當地孩子影響深遠。
在“羌族刺繡紋樣拓印”環節,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憑借對羌族文化的了解,成功拓印出精美紋樣,領略到羌族服飾圖文的獨特魅力。“跳鍋莊,富羌律”活動中,隊員與孩子們攜手共舞,在歡快的節奏中感受羌族獨特的韻律,體驗民族文化的魅力。而“迎新春,繪蛇年”活動緊扣新年主題,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力,用粘土創作出形態各異的蛇形象,將心中的想法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三場活動不僅弘揚了傳統文化,還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濃的喜慶氛圍。
以心理健康為盾,抵御校園霸凌之殤
2025年1月13日,實踐團隊開展了挫折教育與防校園霸凌的心理健康主題教育活動。近年來,校園霸凌問題日益嚴峻,受到國家、學校和家長的高度關注。
活動前期,以“做個不倒翁,搖一搖站起來”為主題的挫折教育率先展開。通過“看誰反應快”游戲,巧妙引出應對挫折的人生哲理,在“尋找‘不倒翁’代言人”環節,同學們踴躍推舉榜樣,活動結尾,表現優異者獲贈不倒翁獎勵,為防霸凌活動筑牢心理根基。
隨后,沉浸式劇本游戲牢牢吸引學生目光,孩子們化身偵探,在不同場景中穿梭尋覓線索,歷經一個半小時的推理,成功揭開真相。活動后,孩子們紛紛表達對受害者的同情,深刻理解了霸凌的含義。
乘勢而上,校園霸凌知識競賽將活動推向高潮,競賽圍繞霸凌的含義、特點等內容展開,學生們積極搶答,現場氣氛熱烈。此次系列活動,在學生心底種下守護校園和諧的種子,達成“拒絕校園欺凌”的教育目的。
以知識為基,筑牢防拐與性教育防線
2025年1月14日,實踐團隊成員聚焦防拐防騙與性教育兩大關鍵領域。在防拐防騙主題教育中,設置八個模擬情景,讓孩子們親身體驗“陌生人”求助場景,隨后結合常見拐騙手段分析、詐騙視頻案例播放以及防拐安全測試,全方位提升孩子們的防范意識。
性教育主體教育以趣味游戲《請你像我這樣做》引入,通過畫身體“紅綠燈”明確隱私部位,借助多樣形式深化認知,還設置情景模擬與手抄報展示,引導孩子們積極思考、總結預防方法。兩項主題教育,不僅傳授實用防拐技巧,更助力孩子們樹立正確自我保護觀念。
“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西南大學教育學部“育見·綿陽”研究生寒假社會實踐主題教育活動成功點燃了學生自我教育的火種。相信這星星之火,必將在漫漫教育征途上,以燎原之勢推動教育革新。
供稿:李新蓉 曹彧晨
供圖:社會實踐隊員
作者:李新蓉 曹彧晨 來源:原創
社會實踐推薦
- 重訪八路舊址,賡續紅色血脈
- 為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強化當代大學生對革命歷史的認知,激發愛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曲阜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傳承紅色基
- 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