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子遇個人實踐心得
7月22日至7月29日,我作為隊員參與安萊學院“青春獻禮,古博千秋”社會實踐隊暑期實踐活動,與隊員共赴河南省洛陽市古墓博物館通過實地參觀調研、問卷調查、深度采訪等形式開展活動,深入學習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作為宣傳拍攝視頻的負責人,我的任務是記錄活動過程中的重要時刻,拍攝相關視頻,并制作宣傳材料完成投稿等工作。這對我的拍攝技巧、對宣傳內容的把握、傳達信息的精確性提出了要求,完了較為高效地完成任務我也做出了許多調整。
設備的正常運轉是保證拍攝效果的基礎。拍攝過程中,環境的變化常常影響拍攝效果。例如,光線的變化、背景的干擾等都可能影響最終的畫面質量。為了確保拍攝質量,每次拍攝之前我都會對所有的拍攝設備進行檢查和準備,根據當天拍攝場景和需要調試參數和選擇鏡頭,例如調整曝光、白平衡等,并盡可能選擇合適的拍攝角度,以減少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除了相機、穩定器、三腳架等,我還準備了備用電池和內存卡,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拍攝結束后,我會對拍攝的素材進行整理。將照片和視頻按照時間順序分類,標記重要的鏡頭和細節,為后續的編輯和制作打下了基礎。運用剪輯軟件將我們所做之事濃縮到幾分鐘的畫面中,對于片段的編排和邏輯也是力求使最終的宣傳材料既清晰又富有視覺沖擊力,同時準確傳達活動的核心信息。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的拍攝和編輯技能得到了顯著提升。我不僅學會了如何運用各種拍攝設備,還掌握了后期制作的技巧。這些技能的提升不僅增強了我的實踐能力,也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洛陽古墓博物館實地考察的一個禮拜中,我深切體會到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文物保護和博物館展陳設計在傳承文化遺產、展示歷史記憶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我國對文化宣傳日益重視的政策性趨勢下,如何有效地優化博物館展覽設計成為了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洛陽古墓博物館正是這樣一個利用自身特色探索展陳新路徑的代表。其展覽設計十分注重沉浸式體驗和互動性,也正是它們獨特而豐富的墓道實景展示吸引了更多觀眾參與和體驗。其將不同時期和形制的墓道放在一起進行對比,以最直觀的形式體現了古人的生死觀。棺槨擺放,墓道結構,鎮墓獸和隨葬品的還原展示都將不同文化背景和藝術風格融入展覽設計中,豐富博物館的展覽內容,提升觀眾的文化體驗。同時,館內文物保護和展示方法也更多地依賴于先進的技術,如數字化游戲3D掃描展示技術,這些技術不僅極大提升文物修復和保存的效率,也為游客提供了多樣感受文化的途徑。
本次暑期實踐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文物保護和博物館展陳設計的重要性以及所受到的機遇。國家對文物保護的重視也促進了公眾文化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參與文博事業,這也使得更多新穎展陳方式需要被探索出來。作為正在學習的文物保護工作者,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也將繼續關注文物保護領域的動態發展,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為保護和傳承中華文化遺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