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色課程綻光彩,五育并舉潤心田支教隊員以“親情、親鄉土、親自然”的“三親”教育模式為基礎,設計出“非遺文化、安全講座、鄉村振興、紅色傳承、衛生知識”等文化課程,融入專業知識引導,在孩子們心中播種下美好未來的種子。
支教隊結合當地革命歷史,開設紅色教育課程,讓紅色基因深植孩子們心中,通過生動有趣的互動游戲,向孩子們普及防溺水、防火災、防詐騙、交通安全等常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為孩子們的成長撐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在金寨縣黃集村光愛學校9個年級的英語課堂上,來自南師大外國語學院的英語老師們分別以徽派剪紙、竹編、民歌等金寨傳統文化為載體,讓孩子們在暢游非遺的同時,學習相關英文表達;課后,螢火支教隊員紛紛化身心靈導師,用在學校學到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開展團體輔導、一對一談心等活動,關注孩子們的情感需求,引導他們建立積極向上的心態,學會情緒管理,讓心靈的花園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圖為螢火支教隊隊員為學生介紹竹編知識。
二、資助宣傳暖人心,助學體系筑未來為了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公平、優質的教育資源,支教隊員積極宣傳國家資助體系,通過舉辦講座、發放宣傳冊、利用社交媒體等多種渠道,詳細介紹助學貸款、獎學金、助學金等申請流程,確保每位符合條件的學子都能得到應有的支持。這份溫暖的傳遞,不僅減輕了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更點亮了孩子們求學的希望之燈。
圖為螢火支教隊隊員在講解國家助學政策。
三、朗誦聲聲繪夢想,趣味童年展畫彩在音樂老師前期指導教學的基礎上,支教隊精心策劃了趣味運動會、藝術展演、朗誦比賽等一系列寓教于樂的活動,旨在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圖為螢火支教隊隊員在教學生唱歌。
四、紅色之旅潤心魂,革命精神永傳承金寨縣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曾誕生59位開國將軍,是革命老區之一。在正式開啟支教活動前,團隊成員集體參觀了金寨縣革命博物館、金寨縣紅軍廣場、金寨烈士陵園等紅色革命文化紀念地,通過拍攝大量音視頻材料,采訪紀念館工作人員,團隊成員被革命先烈英勇無畏、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震撼。支教隊員們收集革命故事,將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轉化為生動的教學素材,融入到特色教育課程中,讓革命精神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圖為螢火支教隊部分隊員參觀金寨縣革命博物館。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不僅是旖旎風光的畫卷,更是孕育希望與追逐夢想的搖籃。教育是鄉村振興的根與魂,教育扶貧,鄉村尤頻,既要創新,更要守正。據此次暑期實踐團隊負責人表示,螢火支教隊的成員們要以“正德”品質渲染山區孩子的文化認同和民族自豪感,以“篤學”精神鼓勵孩子們樹立理想、勤奮學習;將借助形式多樣的活動課程把百年南師的“厚生”情懷深植于金寨縣光愛學校孩子們心中。負責人還表示,螢火支教隊計劃來年暑期再來光愛學校與孩子們共同續寫教育情緣,創新教育教學方法,為皖西鄉村教育的騰飛積攢更多智慧與力量。(通訊員 陶葉 印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