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武漢東湖學院管理學院的橘徠服兮實踐隊踏上了前往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建平社區的征程,開展為期一個星期的暑期支教活動。此次支教活動旨在傳遞知識,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實踐隊員們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鄉鎮教育現狀、鍛煉自身能力的寶貴機會。
(志愿者們與全體學生合照)
一、支教背景與籌備
隨著國家對鄉鎮教育投入的不斷加大,教育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但師資力量不足、教育資源不均等問題依然存在。武漢東湖學院管理學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組織實踐隊前往秭歸縣建平社區開展支教活動,希望通過實踐隊員們的努力,為當地孩子們帶去更多的知識和關愛。
在支教活動籌備期間,實踐隊員們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和準備。他們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與當地教育部門溝通等方式,了解了建平社區的教育現狀和孩子們的學習需求。同時,實踐隊員們還進行了教學技能培訓,確保能夠為孩子們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服務。
(開班儀式上建平社區向主任發表致辭)
二、支教活動實施
支教活動于7月14日正式啟動。實踐隊員們來到了建平社區的小學,與當地的師生們進行了親切的交流。在簡單的開班儀式后,支教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實踐隊員們根據孩子們的年齡和興趣,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課程。除了傳統的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外,還增加了音樂、美術、手工等興趣課程,旨在培養孩子們的綜合素質。在課堂上,實踐隊員們采用互動式、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孩子們積極參與、主動思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潛能。
在支教過程中,實踐隊員們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更注重與孩子們的互動和交流。他們與孩子們一起做游戲、聊天、分享故事,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關愛和溫暖。同時,實踐隊員們還積極與當地的家長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期望,為今后的支教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同學們認真寫作業)
三、雷鋒精神教育課:傳承紅色基因
在第一堂課雷鋒精神教育課上,實踐隊成員們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感人的故事,向孩子們講述了雷鋒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他們引導孩子們思考“什么是雷鋒精神?”“為什么要學習雷鋒精神?”等問題,讓孩子們在感悟中理解雷鋒精神的核心價值,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孩子們紛紛表示,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心的人。
(同學們積極回答問題)
四、粘土手工課:展現創意與個性
在粘土手工課上,實踐隊成員們為孩子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粘土材料和工具,鼓勵孩子們發揮想象力,創作出自己心中的藝術品。他們耐心地指導孩子們如何制作粘土作品,從簡單的形狀到復雜的圖案,從單一的色彩到豐富的搭配,每一步都充滿了樂趣和挑戰。
孩子們在實踐隊成員的指導下,逐漸掌握了粘土制作的技巧和方法。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將生活中的點滴靈感轉化為一件件精美的粘土作品。有的孩子制作了可愛的卡通人物,有的孩子則創作出了富有創意的抽象藝術品。每一件作品都充滿了孩子們的創意和個性,也展現出了他們對于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在展示環節中,孩子們紛紛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和體驗。他們相互欣賞、相互學習,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也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和了解。
(手工課上與同學們互動)
(孩子們的粘土作品展示)
五、課程反響與意義
本次暑期支教活動還未結束就已經得到了社區領導和居民們的高度評價。他們紛紛表示,實踐隊成員們的到來不僅為孩子們帶來了知識和歡樂,也為社區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通過參加這次活動,孩子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還收獲了自信和勇氣,這將對他們未來的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對于實踐隊成員們來說,這次活動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和鍛煉機會。他們通過與孩子們的互動和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基層教育的現狀和需求,也更加堅定了自己服務社會的決心和信念。他們表示將把這次活動的經驗和感受帶到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去,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六、課程成果與收獲
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支教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孩子們的暑期作業完成度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強。同時,實踐隊員們也在支教過程中收獲了寶貴的經驗和感悟。
首先,支教活動讓實踐隊員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鄉鎮教育的現狀和挑戰。他們親眼目睹了當地孩子們努力學習、追求夢想的場景,更加堅定了他們為農村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的決心。
其次,支教活動讓實踐隊員們鍛煉了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支教過程中,我們需要獨立設計課程、組織教學活動、管理班級秩序等,這些經歷讓他們在教學技能和團隊協作能力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最后,支教活動讓實踐隊員們收獲了與孩子們的深厚友誼。他們與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紐帶,成為了他們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這些美好的回憶將永遠留在實踐隊員們的心中,成為我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通訊員:孫鳴訪)